【这些老导演为什么这么厉害?因为他们手底下都有厉害的编剧。】
【就连大家喜欢的周星驰,他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吗?除了他个人对电影艺术的苛求,还有深厚的编剧团队。】
【那帮子老编剧,现在也是功成名就。】
【已经写不动了,也不可能冲在第1线去搞创作。】
【他们有些人,现在剩下的日子就是参加一下综艺,缅怀一下过去的日子。】
【要不就是自己不写,署个名就能拿几百万,然后把活丢给小编剧们去写。】
【这样我们的娱乐圈怎么可能好起来?】
听到这里,苏隆也有些按耐不住了。
他请示完导演之后,也打开了自己的话筒。
【听到几位前辈这么说。】
【其实我也深有感触。】
【我认识一个年轻的朋友,在学校就是搞编剧的。】
在这里,苏隆来了个无中生友。
其实他说的是自己的经历。
这是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
那个时候他还是培训生。
曾经尝试编剧路线。
【他由于职业原因接触过很多大老板。】
【这些影视公司的大老板,一个个腰缠万贯。】
【说起自己的项目,吹起牛来,一个比一个吓人。】
【张口闭口自己几十亿十几亿的投资。】
【到最后谈起编剧的报酬】
【他们却露出另一副嘴脸。】
【不是含糊其词想白嫖,就是把薪酬压到最低。】
【这还是在早期的香江娱乐圈!】
【当有的编剧具体力争想要提高待遇的时候。】
【他们却一副义正言辞的嘴脸。】
【这是在搞艺术!怎么能张口闭口的钱呢?】
【就你们这样的创作态度,怎么能搞好剧本?】
听了苏隆的话,台下观众都笑了。
笑容中有几分心酸,有几分无奈。
就好像很多连锁超市的老板都会去胖东来学习。
学习胖东来的管理,对员工的要求。
却没有一个学习人家给员工的薪酬待遇。
这种选择性的忽视,战略性的目盲。
到底是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