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路上不住的高声喊着“叛徒”“与魔鬼做交易者”,甚至还有“犹大君主”这些吸引着路人的口号,一边涌进恰好人潮耸动的大教堂,当他们把这个消息向祈祷的人们宣布后,整个大教堂和前面的广场立刻变得一片喧嚣,鼓噪不已。
一些激动的演说家似乎终于找到了一展口才的好时机,他们跳上高处大声向围拢过来的民众倾诉自己对这个消息的看法。
不同观点的人之间很快就发生了激烈的辩论,当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紧急协商的那些牧师在大牧首的带领下走出教堂时,他们看到的是几拨人正在广场上大打出手的闹剧。
不过这个时候可马特已经实在没有心情再去斥责那些没事找事的演说家们,他乘上马车立刻赶往圣宫,不过当心急火燎的大牧首来到利奥厅时,他从宫廷总督那里得到的,却是“皇帝还没有来办公”的意外消息。
大牧首不禁有些意外,他相信这个时候皇帝一定已经听到了关于圣地发生的事情,而且他也相信以那个总是喜欢探听别人秘密的赫克托尔的习惯,他是不可能会让皇帝这么晚才得到那个消息的。
而且,在可马特的记忆里,伦格几乎很少在这个时候不在利奥厅,不过当他疑惑的询问皇帝的去想时,他从阿历克斯那里得到的,却是一个颇为含糊的回答。
“陛下有些私人的事情要去做,而且他也保证不会做危险的事情,所以请原谅我因为没有跟随陛下,无法告诉您他去那儿了。”
可马特有些愕然的看着阿历克斯,看着宫廷总督那种熟悉的神色,他甚至可以用自己手里握着的法杖发誓,皇帝这个时候肯定是和某个女人在一起。
而且可马特很快就确定,那个女人应该不是阿赛琳,否则阿历克斯完全没有必要如此遮遮掩掩。
有些想要叹息的大牧首无奈的转身走去,他一边猜测着皇帝这个时候会在哪个女人那里,一边在心中暗暗祈祷,但愿再也不要出现之前那种因为气愤,一位皇后把自己关在大教堂祈祷室里大哭大闹的糟糕事了。
“理查和萨拉丁讲和了?”
站在桌子前看着宣纸上那似乎不该出自女人之手的“志在高远”的题字,伦格微笑着问着身边的丕平。
他不能不承认,丁璇实在让他感到有些意外,当看到宣纸上那还闪动着点点墨迹光泽,即便因为劲道不够,没有显得力透纸背,却依旧苍劲果决的字迹之后,伦格不禁为丁璇那心高气傲却又充满志向的抱负所感染。
不过,唯一让他有些遗憾的,是原本可以难的轻松的观赏美人墨宝的时光,却被丕平的忽然到来破坏了。
“萨拉丁和理查签署了一份三个月的停战协约,伊莎贝拉女王做为他们的担保人,”丕平一边回答一边有些奇怪的瞥向桌子上的那些字,他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对这些也许永远也看不懂的东西有兴趣,不过在他看来也许皇帝的兴趣,只在那个正低头用一种软塌塌的怪笔写字的年轻女人身上“现在这个消息已经在整个君士坦丁堡传开了。”
“好的,好的。”
看到皇帝的眼睛看着丁璇握笔的手微微出神,丕平立刻知趣的悄悄退出,当他来到院子里看到那个恶狠狠的盯着自己的里昂穷人派的怪女人时,为皇帝把风的旗队长不由微微耸了耸肩膀。
一直在默默写字的丁璇停了下来,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当看到伦格一直望着自己的手出神时,她嫣然轻笑,用袖子盖上了圆润的手腕。
“萨拉丁还是和理查讲和了,”伦格随口对丁璇说着,当看到丁璇露出的疑惑眼神时,他低头望向桌子上的那几个苍劲有力的字迹“志在高远,呵呵,萨拉丁毕竟还是萨拉丁。”
………………
求票,求票,继续求票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一百五十一章 风云(下)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一百五十一章 风云(下)
公元一一二九年六月的一个下午,在地中海半内陆的一个城市阿西西郊外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个男婴出生了。
在这个已经有了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家庭里,这个孩子的出生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
而且因为他的母亲在生下他不久之后由于保养不好而得了产后重病,很快就离开人世,这让这个刚出生的孩子的处境就变得更加糟糕了起来。
而更加糟糕的是,随着孩子们的父亲再次迎娶的新妻子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那些前妻留下来的子女们的生活就变得凄惨了起来。
在妻子的一再怂恿下,当父亲的最终把几个稍大的男孩送进了阿西西的一座修道院,然后把女儿送进了更远处的一座女贞院,最小的孩子只是因为还太小才被留了下来。
不过很快,当这个孩子能够自己吃饭穿衣的不久,他就被狠心的父亲和恶毒的后母送去和他的哥哥们相聚了。
而且在那对狠心夫妻看来,这个孩子肯定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永远要在修道院中度过他们的一生,再也不会招惹到自己。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可能注定一辈子要和那些**书稿和枯燥的祈祷相伴度过一世的孩子,却最终走出了修道院,而且他还以在修辞学和对这个时代来说充满了深奥的法学以及神学的渊博知识,而得到了当时阿西西公爵的赏识。
这个年轻人很快就得到了公爵的重用,于是他乘机把自己那些兄弟从修道院里带了出来,他让他们和自己一起为公爵服务,同时极力推荐其中的一个哥哥成为了公爵的私人书记官。
不过,也许是注定要经过坎坷的一生,就在他那已经年迈的父亲因为懊悔自己居然没有想到那些儿子会这么有出息懊恼不已的时候,这个原本可以有个不错前程的年轻人却因为他写的那些东西触犯了教会,而受到了公爵的冷落,更糟糕的是,很快那些原本只是在神学教义上的小争执逐渐变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指控,随着以严谨和遵守教规著称的安纳斯塔斯四世即位,这位因对异端冷酷打击而闻名后世的教皇,在他那份洋洋万言的对异己者的讨伐书,彻底把那个年轻人推入了深不见底的深渊之中。
这个原本前途光明的年轻人不得不从越来越危险的家乡出走,不过在无所不在的教皇的阴影下,他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躲藏,很多听说过他名声的人都不敢收留他,而一些贵族更是用羞辱他做为讨好教皇的台阶。
多年的奔波让年轻人逐渐变成了中年人,当皱纹终于爬上他的额头时,这个人回到了家乡,他和自己那些苦难的兄弟们见了一面,然后收拾起并没有多少的那点家当,坐上通往东方的海船。
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会到过自己的故乡。
“呜,”发出一声闷闷沉吟的奎那从半睡半醒中清醒了过来,他发现自己的口水居然流到了桌子上,在胡乱抹了抹嘴唇之后,这位君士坦丁堡大学的著名学者看着窗外不由微微出神,随即喃喃自语“居然会梦到那时候的事,真的老了。”
老奎那是阿西西的磨坊主奥瑟莫多斯的第五个儿子,他相信自己当磨坊主的父亲永远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有一天会成为罗马最有名的大学中最受尊敬的学者。不过一想起自己的父亲更加不会想到他还会有一个更加让他意外的孙子,奎那就不禁一阵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