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娇妻如云 > 第152部分(第3页)

第152部分(第3页)

沈傲摇头:“陛下错了,学生听说: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天子之仁,保泰持盈,万民安业。陛下的喜怒哀乐,不正是在作一幅江山万里图吗?”

赵佶深望沈傲一眼,坐回御塌上,沉着脸道:“原来沈傲也是来做说客的。”

沈傲正色道:“学生不是来做说客,只是想和陛下讨教画技,譬如这江山万里图,是该赤地千里,还是其乐融融,这幅画,只在陛下的心里,陛下一念之差,即可让这幅画变为另一番模样。学生与陛下有些交情,因此也了解一些陛下的为人。”

这世上有人敢说了解皇帝为人的,只怕也只有沈傲独此一家了。赵佶被他这一句话勾起了兴致。从前这番话,谁敢当面和他说?可是沈傲非但说出来,而且说得顺畅无比、心平气和,就如与老朋友闲谈一般,没有一点的拘谨。

赵佶心中有一丝的感动,别人畏他、惧他,奉承讨好他,可是这世上,如沈傲这般将他当朋友看待的,却是再寻不到第二个来。

“好,你说,朕的为人是什么?”赵佶心平气和,一下子轻松起来,将诸多的烦心事抛之脑后。

沈傲道:“陛下为人宽厚,待人赤诚,是个好人。”

这一句话绝没有夸张的成分,单论人品来说,赵佶确实不差,可是身为皇帝,说他是昏君也不为过;只是很多时候,好人不一定是明君,坏人也不一定是昏君。

最后一句是个好人,让赵佶不由大笑,他听说过直臣斥他远君子、信小人,是个昏君;听得更多的则是吾皇圣明仁武之类的话,可是一个好人,却是从来没有人和他说过。

赵佶道:“好吧,朕就算是个好人,那么你也不必绕弯子了,到底想教朕做什么?”

沈傲笑呵呵地道:“赈济灾民!”

赵佶脸色陡然一变,不悦地道:“朕自有思量,你是侍读学士,这些事,不必你管。”

沈傲正色道:“正因为学生是侍读学士,负责陪侍陛下行书作画,所以才有一番话要说。陛下要画万里江山,自要绘出一副天下景泰,万民安乐的景象,如今江水泛滥,若是再不赈济,便是饿殍遍地,难道陛下的宽厚,只能对自己亲近的人使用吗?学生心里知道,陛下不是不仁,而是不愿遂了正德门下那些学生的心愿,可是陛下想想看,只因为陛下一时赌气,要令江南的画卷中出现惨景,学生身为书画院侍读,岂能不闻不问?”

第265章 西王母国

其实江南西路的水患,赵佶岂是不知它的严重?只是救灾之事,在他看来自是他的一念之间,他下了旨意,万民自会感佩他的恩德。

现在学生一闹,非但硬生生地逼得他不得不选择站到学生的对立面,更让他生气的是,若是现在颁发旨意,又有谁会念他一声好?到头来,反倒是那些学生得了美名,而他堂堂九五之尊,只会被人笑话。

现在赵佶需要的,只是一个台阶,可是至今为止,来的只是给他拆梯子的。

沈傲这番话,先是说赵佶宅心仁厚,此后又以画喻事,又以侍读学士的身份进言,让赵佶的脸色缓和了几分。赵佶皱着眉,似在沉吟,眼眸半张半阖之间,无数个念头在脑海中转换。

随即晒然一笑,道:“沈傲,辽人上供来了一样宝物,朕想让你看看。”

这个时候,要让本公子看宝物做什么?沈傲抬眸,瞥到赵佶眼中含笑,怒气似是消散不见,心里明白了,赵佶是要考校自己,考校倒也罢了,最重要的是,皇帝突然考校自己而绝口不提赈灾之事,这就意味着赵佶是要给自己寻个台阶,若是自己过关,劝谏之事就算成了,可是若被皇帝难住,这件事便是功败垂成。

沈傲抖擞起精神,恢复了几分狂傲之气,先放出大话道:“请陛下指教!”

赵佶笑了笑,朝杨戬使了个眼色,杨戬会意,立即撑着油伞出了文景阁,径往府库打了个圈,抱着一方锦盒回来。

打开锦盒,只见里面摆放着的是一座雕像,雕像为石质,风格极为诡异,一看之下,便知不是中原的作品,且石像上有几分杂质,甚至还有色沁的痕迹。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之下,只有古玉才会出现色沁,是因为玉常年埋入地下,矿物侵入,使得玉的颜色发生变化。而大理石是极少被色沁侵染的,石与玉不同,不容易与其他矿物发生反应。

这就证明了一件事,这座石像一定常年埋在地下,至少历经了超过数千年之久,以至于刚刚出土时,颜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沈傲拿起石像,开始观察石像的样式,这尊金像雕刻的是一个女人,女人手持弓箭,左右开弓,瞄向远方,一双眼眸随着箭簇的方向向前瞄准,煞是威风。尤为奇怪的是,女人的右侧乳房竟好像是故意被磨平,只留下左侧的乳房仍然丰盈饱满。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很明显右侧的乳房是在雕刻时故意磨平的,看这个女人的面部,中亚人种的特征十分明显,目深高鼻,肤色以白皙为主。

有了细致的观察,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大胆假设了,沈傲放下石像,看了赵佶一眼,赵佶嘴上含笑,颇有些挑衅地看着自己,似乎是自认为这件古物将沈傲难倒了。

须知古玩的鉴定,尤其是在这大宋朝,几乎无人可以鉴出西域的古物,甚至是西域各国,也极少能对他们本国出土的宝物进行判断,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华文明是没有断层的,也即是说,文明从开始到鼎盛,都有迹可寻。可是对于西域等国来说,他们的文明杂乱无章,就像印度次大陆一样,先是印度本地的文明,随即又被雅利安人统治,传统开始带有某些欧洲特征,之后又被阿拉伯人入侵,文化已经出现断层,最后又被蒙古人统治,千百年之后,就是早先的古印度人都已寥寥无几,至于那些古印度的文化,只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