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娇妻如云 > 第147部分(第3页)

第147部分(第3页)

那管家忙道:“公公,这可不成,我们非但不能叫,反而对新姑爷的态度更要恶劣一些。”

杨戬愕然了一下,问道:“这是什么缘故?”

管家苦笑道:“若是笑脸相迎,别人看见了,不就是说小姐嫁不出去,好不容易有人来提亲就忙不迭地要嫁出去吗?所以咱们的态度越傲慢,就越是看重小姐。”

杨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笑嘻嘻地道:“好,好……”

到了正午,毒辣辣的阳光洒落下来,杨戬摇着扇子已是等不及了,终于有人来报:“公公,来了……来了……”他还未喘口气,那锣鼓声就传了过来。杨戬立即打起精神,看向声源方向,不多时,街角处来了一条迤逦的队伍,沈傲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身边拥蔟着黑压压的人,杨戬大喜,却总算作出几分矜持之色,也不去和沈傲打招呼,回头便进府,对管家道:“待会叫沈傲进来。”

在杨府门前落了马,看着这座豪华大宅,沈傲不由感慨,那老丈人和这老丈人还真是不一样啊,一个是竹篱笆墙,一个是几进几出的幽深庭院,这一对比,心里便想,杨公公只怕捞得钱不少。

沈傲拿着名敕,先去向门子道:“学生沈傲前来拜谒杨戬杨老爷。”

平时有人要拜谒杨公公,门子骄横惯了,对谁都是爱理不理,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这杨公公的声势可一点儿也不比宰相要小。

不过今儿来的是沈傲,门子连忙笑吟吟地道:“公子稍待,小的去去就来。”装模作样地去递名敕,过不多时,杨府的官家才被打发出来道:“沈公子,我家老爷有请。”

这一次随沈傲来的人不敢造次了,一个个在外头安静等候,沈傲随管家进去,杨戬倒是没有为难他,也没有什么题来考校,毕竟沈傲的水平摆在那儿,杨戬虽识得几个字,比起沈傲却是差远了,考校他?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待沈傲送了聘礼,杨戬很矜持地将沈傲送出去,这亲事也算是定下了。

沈傲出来,又翻身上马,赶赴邃雅山房去。

先是唐严,后是杨戬,这最后一个,沈傲对他也只有一面之缘,且印象不好,所以虽然身旁的人喧闹一片,他却一点兴致都没有,这提亲是不能见春儿的,教沈傲单独去与春儿的舅舅寒暄,他心里头不舒服。

总算到了邃雅山房,仍旧还是那套规矩,春儿的舅舅就在二楼的厢房里迎客,让沈傲松了口气的是,那春儿的舅母没有来,这便好,见了她的舅母,沈傲就气不打一处来,不来最好,省得看着生气。

春儿的舅舅倒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见了沈傲穿着绯服进来,顿时有些激动,站又不是,坐又不是,憋了很久才说出一句话:“沈学士……请坐……”

第257章 辽国使臣被人打了

与春儿的舅舅寒暄一番,送了聘礼,和春儿的亲事算是定了。

天已渐黑,春儿在闺阁里是不能见的,只好怏怏不乐地带人打道回府。

订了亲,沈傲的心也收了起来,国子监那边可以不急着去,反倒在家里自己做些文章,更能学到些东西;另一边晋王府来请了几次,都是叫沈傲去参与蹴鞠社训练的,沈傲回绝了,其实他的训练方法很简单,有吴教头在,督促他们加紧体力锻炼即可,等到大赛时点拨下战术,便不妨事。

几日下来,眼看到了二月,寒意逐渐驱散了一些,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宫里传出消息,叫沈傲入宫当值,侍读学士本就是陪皇帝做些书画的,这是沈傲的分内事,什么时候皇帝有了兴致,便要召见。

这是皇命,他推拒不得,穿了绯服、翅帽,系上了银鱼袋子,立即叫马夫送他到宫里去,结果到了宫门口,才知道官家在万岁山,只好又沿着护城河绕过去,往东武门进宫,这东武门距离万岁山是最近的,宫门之后,巍峨的山峰起伏连绵,颇为壮观。

汴京城地处开阔之地,本就没有什么名山大川,就是土丘也难得一见,这万岁山乃是赵佶突发奇想,征发民夫建的人工山,沈傲对万岁山早有耳闻,可是想不到这人造山也如此的巍峨,皇帝老儿果然会享受。

进了东武门,沿路穿过几道牌坊,又转过一条长廊,穿过月洞,才到了山脚,顺着山脚下的石阶上去,沿路都有内侍站班,沈傲欣赏着这人造山的美景,还有沿途稀奇古怪的奇石怪木,心中一凛,原来那花石纲主要供应给这里所用的。

到了山腰,有阁楼、凉亭,天色还早,雾气还未散去,薄雾笼罩着阁楼,仿佛置身于仙境,杨戬远远看到他,笑吟吟地打招呼:“沈学士,快来,官家正等着你呢。”

沈傲过去行了礼,一时也不知该如何称呼的好,叫岳父?说不出口啊,叫公公,好像又有点儿失礼。

正在踟蹰,杨戬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大喇喇地道:“我还叫你沈公子,你叫我杨公公便是。”

沈傲连忙唤了一声:“杨公公。”

杨戬引着沈傲进了阁楼,上了二楼,这阁楼的窗台正对着山下,从这里看下去,山下的景象蔚为壮观,薄雾之中,景物壮丽。

赵佶正在提笔作画,听到身后的动静,也不回头,口里道:“沈傲,你来看看朕的画作得如何?”

沈傲走过去,这是一幅山水图,描绘的是群山之中烟雾缭绕,山中堆满假山奇石,让人一看之下,就知道这画中所作的景物是万岁山了。

沈傲抿嘴一笑,赵佶的花鸟画足以进入天下前三,可是山水画却差了许多,尤其是布局,少了几分疏密的层次感;其实这和赵佶生长的环境有关,毕竟这汴京没有什么名山,他的一生都在汴京度过,哪里见过什么名山大川,不身临其境,又如何去感受那连绵千里、峰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