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老爷被老二抱怨赢得太狠了。边上的老尚书小笑的好不畅快:‘指点吗,自然就该如此,让他知道知道自己的实力也没什么不好。’
芳姐:“不然您同我爹也来一盘。”妥妥的要报仇的节奏。
老尚书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只要不在棋盘上,基本上智慧就还在:‘天不早了,今日就算了。不是说有樱桃酒吗,走吧尝尝去。’
华二老爷安慰闺女:“等明日有空了,爹去同你祖父下棋。”
华家大老爷都忍不住要恼了,这老二也太偏心的厉害了,非得给闺女找场子,收拾老爹呀。老爹多高兴呀,容易吗。
直接对着华二老爷下战书:“还是同大哥来一盘好了,爹年岁大了,那里有这些精力,陪你们瞎胡闹。”
华老尚书这个满意呀,亲儿子,终于找到亲儿子了,在看老二,妥妥的抱来的。不然有这么对自己亲爹的吗。
池二郎摸脑门上的汗,下次定然不能让祖父,岳父,同夫人伯父一起呆着了,这是把双方面的战争,引向多元化。这都成乱战了。
最重华老尚书喝的晕乎乎的被两个儿子带回府了。
夜里芳姐:“你说老头子什么意思,我都绕着他走了,怎么还追来了,非得跟我过不去呀。也不知道是不是上辈子的冤家。”
池二郎:‘就像夫人说的辛苦一辈子,突然闲下来怕是不习惯。夫人若是有时间还是多去陪陪他老人家的好。’
想起今日输棋:“不去,才痛快几天呀,你就把我得老底给漏出去了,回头那老头不定怎么找人收拾我呢,才不去呢。”
池二郎:“难道只许你痛快几日,就不行让老祖父痛快几日呀,权当是为了爹爹孝顺她老家好了。”‘
芳姐:“那倒也是,说起来跟老头下棋那真是在快乐没有的事情了,我都要爱上围棋了。”
池二郎闭嘴了,是呀,难得找到一个下棋不怎么样,让虐到死的。
老尚书自此之后,隔三差五的来池府,不过身边都是带着人的,孙子多,轮番上阵,来了就找芳姐下棋。每次都笑的一脸都是老褶子。终于找到收拾倒霉孙女的正式方法了。
芳姐郁闷,隔几天让人来砸一次场子,换谁都开心不起来。老头怎么就那么乐此不彼呀。
芳姐同老尚书的祖孙关系,就这么扭曲的在调和中,让华府的众人惊讶在惊讶。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华府但凡有个事情,上面的老尚书就会询问,四娘一家子回来了没有呀,这东西给四娘送去没有呀,四娘可是来了呀。
基本上隔上两人老尚书就要开口提上这么一提。尽管这对祖孙见面场面总是充满了火药味,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调和,可众人还是知道芳姐在老尚书的眼里,那是越来越重了。
华老夫人感叹,难得那孩子有这个心思。总算是让老头不那么整日里阴沉着一张脸了。
华三老爷背后同老大说的实在,爹算是被二房征服了。
华家大老爷:“爹那是没法了。”好吧,被家里事情烦的老了好几岁,难怪老大没有个好心情。
芳姐心里也明白,不管如何老头的态度总算是软化了。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年代,她的性格确实需要老尚书这样的长辈时刻提醒。不想造反当皇帝,就要事情这个皇权时代,就要谨小慎微。所以对老上尚书,芳姐敬重多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四章 增产报国论(求月票)
华府的气氛可以说是渐入佳境,华老尚书致仕,华家大老爷接棒,也算是平安过度,
如今的华府在朝堂上虽然没有一个够得上分量的老尚书在,可年青一代随着华家大老爷都步入了朝堂,现在虽然不显山漏水的,可再过些年,相信都会是大梁朝的中流砥柱。
大梁朝的朝堂上绝对会有华府子弟的一席之地。
池二郎这里虽然满朝没知己,都被他们家夫人出手给得罪光了,可偏偏圣人对他青菜颇佳,忠臣感叹池二郎的官运,也只能是少来往而已,
不过等到池二郎失势的时候,怕是落井下石的不会太少,芳姐在府上对这种状况心里也明白,
不过当初能够从失德的泥坑里面爬出来,没把今后的官路给堵死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如今在想来,官路虽然通了,确实得罪了满京城的权贵。这条路走的也算是满路荆棘。京城果然不是那么好混的。
幸好有失有得,圣人不曾厌弃池二郎。虽然现在艰难了些,可芳姐相信时间长了,总会有所缓和的。
对于那些被这件事情牵连的小儿女,芳姐只能说抱歉,没有摊上一个有担当的家族,谁承想竟然有这么固执的朝臣,看了那张东西以后,不声不响的就把小儿女的姻缘给拆散了。
要说内疚肯定有点,可芳姐也不是圣母,只能说命,谁让他们碰上这么不知道变通的长辈呢。
对于那些传言中要到池府门口装墙上吊的女子,池府的主人拿出来的态度非常的强硬。芳姐让管事放话,谁要在池府门口闹事,他们池府不拦着,也不过是搭上点棺椁的事情,定然风风光光的把闹事者送回府上。
让这些自认站在舆论正义方的大臣们,各个咬牙切齿的,这哪能呀,这不是让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他们府上的婚配有问题吗。不然小娘子们怎么要死要活的死人家门口去呀。
至少曾经有过问题。自曝其短的事情没人愿意做。狠话也不过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