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尚书单手指着芳姐:“你说的是人话吗。”
芳姐:“你问神医好了,肯定不会空穴来风在,这种事情不好信口开河的。”
身边的古大夫,心说您这真的不是信口开河吗,只是躬身同老尚书解释:“虽然还没有什么确实的理论依据,不过已经开始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了。气大伤身,大喜大怒确实不利于养生。夫人这法子虽然说冷僻了些,倒也不是不可违。不过都要适可而止的。”
后面这话总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医德。也是劝着夫人,别这么气老尚书了,感觉当夫人的祖父真的挺不容易的。
老尚书就这么把这口气忍了,谁让她还弄个神医在边上佐证呢。
弄了这么一个气人的玩意在身边晃悠,人家竟然还是打着孝顺,为了他身体着想的旗号,多少年没这么败北过了。
老尚书那是什么人呀,这么被动的挨打,那就不是他老人家的风格。
老头醒过闷来,也不再轰人了,不过开始变着发的折腾芳姐。你可以用孝顺的名誉折腾我老人家,我老人家自然可以用调教的名誉折腾回去了。看谁的手段更高。
老尚书也不是一点还手之力没有的,把芳姐拒在书房里面写大字。养神静气,很好的消闲活动。还没人能说出来什么。
多少年没受过这罪了,芳姐忧愁了。他爹当年都没有这么要求过她的。
老尚书在边上冷笑:“都是祖宗余荫,才让你们有这么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生的把字写好,好歹那也是门面,别给你爹丢人。”
这话似曾相识,不过稍微改动了些。被人家给扇回脸上来了。
看着芳姐憋屈,老尚书心情好,看得多了就明白了,原来倒霉孙女在这上都投机取巧的,写的不错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字。
亏得他家儿子还有脸说他家闺女字写的很有风骨呢,都是屁呀。
老尚书都不顾上大局为重了,只觉得这样也好,至少拘着芳姐写字的时候,理由充分多了,心情舒爽之下,自己也开始奋笔疾书,一起哈成,心情怎么一个好字可以形容呀,
芳姐是个孝顺的,在边上真心实意的同祖父一样的高兴,原来他家祖父喜欢写字。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讨好方式。
第二日芳姐特意去公主府求了一副程大才子的字,早早的到书房,把字同老祖父的一起挂在最明显的方位上,左右欣赏了好半天,没看出来个什么效果,谁让老头喜欢呢,就当是孝顺老爹了,心说终于能讨好他老人家了吧。
老尚书到书房,难得看到他家孙女这么主动的过来,也不知道一大早晨高兴地什么劲,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再抬头看到墙上的两幅字,跟着脸就黑了。这是诚心过来打脸的。
老尚书一口气咽不下去,吐不出来的:“好,好,好得很。”
芳姐还舔着脸说道:“就知道您会喜欢,等回头四娘再给您寻来几幅,听说杜老丞相的字也很不错的,不如孙女再给您去丞相府求一副来。”
老尚书咬牙切齿的瞪着芳姐,:‘好本事,倒是小瞧了你,丞相府,公主府的东西都能寻到。老夫可是不敢在教导你了。滚。’
芳姐好不郁闷的回去了,好好地怎么说生气就生气了,太难讨好了。
老尚书在书房里面一天都没出来。气死了,死丫头特意弄来着东西恶心自己的是吧。
老尚书虽然位居高位多年,一手毛笔字也写的不错,可毕竟术业有专攻,跟人家公主府的驸马,专门做才子的人怎么能比呢。
芳姐看不出来,可老尚书懂得欣赏呀,两幅字摆在一起,高见立下,还挨的那么近,他老人家的字,那就是给人垫菜板子的。
在老尚书看来,这副字就是芳姐找来专门告诉他,不过尔尔的。
还有比你写字更好的呢。更别说老丞相了。有数那么两个比他老人家写字好的,都被丫头给提到了,那不是诚心的较劲儿,那是做什么呀。这是被倒霉孙女宣战了。
芳姐若是知道老尚书想的是什么,定然要骂一句,比女人来事还事多呢,哪有那么多的想法。
华老夫人对于老头还是比较上心的。看到老尚书一天没出来吃东西,可不是着急了吗。
老头怎么就又犯倔了。芳姐认为老头更年期了。内分泌失调。不过还是提着食盒去老头那里下气了,尽管不知道自己错哪了。权当是为了安慰老祖母吧。
门外,芳姐:“祖父大人,您就是在喜欢程大才子的字,也要先休息一下呀,祖母都担心了。”
老尚书正在提笔练字呢,说来说去就是自己字差了人家一个水准,不然何至于让一个小丫头如此羞辱。
看到倒霉孙女就吃不饭,还吃个屁呀,气都气饱了。本来有心思到外面吃点点心的,因为来送饭的是芳姐,老尚书都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