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天空中下着比风雪更骤的沙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又坐了一天的火车抵达济南,傍晚时分,寄宿小店。我俩攀上楼顶,用牙签小心翼翼剔着螺丝里嫩肉,然后送进嘴里津津有味的细嚼慢咽,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城市夜景,憧憬着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对两个无忧无虑的穷学生而言,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

翌日,再乘火车赴泰安,1点多,走进泰山脚下的岱庙,古树参天,楼阁亭台,驻足欣赏,环顾四周,想象着当年汉武大帝摆驾泰山时的浩荡气势。

下午2时许,开始攀登泰山。孔子登临处、中天门、十八盘、升仙坊、南天门,最终登上玉皇顶。

午夜时分,山顶气温寒冷逼人,花钱租件棉大衣。在人满为患的屋檐下,黑漆漆找块栖身地,裹紧大衣,倦缩一团,等待天明时的朝拜日出。

睡意惺忪,迷迷糊糊。唯听有人,高喊一声,“看日出啦”,黑咕哝咚,跟着人群,摸到日观峰,黑压压一片。天空由暗转亮,霞光穿透云层,铺满黯淡的星空。

红日被云层所遮挡,一蹦一跳,升起海平线。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之巅,吟咏杜甫的诗句,释放自己的情怀。

重返济南,翌日清早。

我是晚间的火车,同学赶早返校。

等车的时间,逛趟济南府。

在大明湖,我用镜头记录着“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

在趵土泉,我用相机留下了“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的景致。

提个网兜,光顾着玩,泰山,济南城,沿途拍摄的几个胶卷,在赶公交的过程中,掉的不知去向,待我发觉后,返回寻找,早已为时已晚,那里见的着踪影。

这,成为我第一次山东之旅的终身遗憾,也成为我摄影史上永远的痛!

1985年,年轻气盛的我,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八方友”的理念中,收获着假期驴行天下的快乐。

这一年,我独坐列车遇到了乘警抓获销售假德州扒鸡的骗子。

这一年,我独闯山东赴东营、登泰山、逛济南总共花销50元。

这一年,我在五一广场被同乡骗取2元而不再可怜沿街乞讨者。

这一年,我10月曾与82级系友游历五台山夜宿老百姓的土炕上。

5。 1987年,走出象牙塔的日子

每年的7月,不仅是年份的临界点,也是季节的分水岭,更是人生的转折点。

从当年的大学生到当年的中专教师。

我的人生角色,在1987年的7月完成了第二次转换。

大学期间,尽管入学成绩很像样,但毕业成绩却不很理想。毕业分配时,因为排队处在班级倒数的位置,我没能留在省城,而是被派遣到外地。

造成如此狼狈不堪的局面,缘起本人平素养成的兴趣爱好,而那个年代又绝不允许调换专业。

原本指望那篇论文《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管理与成才》,发表在《人才研究》(1987年第3期)上可在毕业成绩加上30分,岂知那本邮寄的样刊7月13日才姗姗报到,而此时距7月20日拿到派遣证只有一周,看来挽回一切已不复存在。

7月25日,曾经既和睦相处又利益纷争同窗四年的学友们,开始收拾自己的衣物,打包各家的书籍,见面问声好,分手道句别,纷纷踏上了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岗位。

我也不例外。被分配到“山西省行政管理学校”的我,领取毕业证,揣上派遣证,托运完行李,已是华灯初上,踏上征程,挥手作别,携同大学好友刘建国,连夜前往单位报到。他的老家就在尧都——龙祠乡,而我的老家却在河东——临猗县。

7月26日,报到完毕,安顿住下。

那年,我们同批分去的大学生加起来共有13人,主要来自两所高校,一所是省城的山西大学,另一所是位于当地的山西师范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地区干校,文革期间称作“五七干校”,位于临汾市郊的汕淇村附近,后由于归属省人事厅,隶属关系发生变化,始更名为“山西省行政管理学校”。时值政治体制改革热火朝天,配合政治体制改革重大调整,学校设置了较为热门的四个专业:人事管理、民政管理、劳动管理和档案管理。后有增设一个更为烫手的文秘专业。

在我被分配到那所学校之前,学校于1986年招生二个班:人事一班、民政一班。生源来自省内各地、市,全部为初中毕业生。据我讲课的感受,素质是顶呱呱的。

由于是新建学校,急需大批专业教师,早在我们到来前一年,就分来一批大学生,于是,我们这批大学生被派上了大用场,而与上届分配的那批大学生,共同组成了学校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

试讲的时候,由于有大三暑假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娄烦县天池店乡孔河沟村小学当了半个月老师的经历,我的讲课效果在同批大学生中是出类拔萃的。

为此,我被学校列为年轻大学生中的重点培养对象,主攻即将开设的四个专业所必须的专业基础课程——《行政管理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