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截止学生们的网上职位申请,由“智联”通过简单的电话面试做初步筛选;
——在此基础上,由杜拉拉的团队完成第二轮电话筛选;
——筛选出来的应聘者参加头脑风暴测试和情景模拟测试,对胜出者进行IQ和EQ测试;
——各高校寒假前,HR确定推荐给DB管理团队的面试名单;
——第二年三月管理层面试后确定录用人选,HR发出录用通知。
拉拉听完介绍,转了转眼睛道:“家明,根据你的经验估计,我们会收到多少简历?”
童家明用专家的口吻说:“DB是第一次做校园招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还有一个建立的过程,我估计,不出意
外的话会收到3000来份简历。这么多简历,就凭我们这么几个HR是看不完的——我们不收HARDCOPY的简历,应
聘者必须通过公司网站提交职位申请,我们在内网上会设定几个问题,规定应聘者提交简历时必填,根据学生
的回答,系统会自动淘汰掉一部分人。剩下的人,‘智联’将在12月中旬完成对他们的电话面试,面试的问卷
是我们提供的,估计‘智联’每做一个面试,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绝对是个体力活,不断地重复,毫无技术
含量。”
拉拉眼睛一眨不眨,专心地听罢童家明的介绍,又问道:“接力棒从‘智联’传到我这里时,估计还有多少
file:E|新建文件夹新的文学杜拉拉升职记1+2+3全集杜拉拉升职记2华年似水。txt'2010…5…10 15:13:57'
人?”
童家明想了想说:“三个城市加起来,估计有300来号人。”
拉拉点点头说:“和我的估计差不多。”
童家明有点不爱听杜拉拉这话,他是校园招聘的老手,有资格说“估计”二字,杜拉拉又没有代表一流跨国公
司参加校园招聘的经验,凭什么也敢说“我的估计”?他心中鄙夷,嘴上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你是参考什
么数字估计的?”
拉拉敲着计算器解释说:“我留意过,平时我们在51JOB这类网站上登招聘信息,普通销售类职位,一定时期
内,一线城市同类职位大约能收到200份简历;这200份简历中,从书面资料看,值得电话面试的也就是20人以
内,就是说,到这个环节为止的胜出率是10%;电话面试后,值得约来面谈的可能不超过5个,一般情况下,最
后也就够你挑到两个左右OK的,运气好的话,你会挑到3个合用的——我用10%作为我们电话面试的比例,估计
是300人左右。如果我们能成功地从3000个应聘者中招到15人,那么对应届生来说就是0。5%的胜出率,100个人
里面能挑出半个合用的,这就是应届生要想获得一流职位所面临的竞争局面。”
童家明听完,感到杜拉拉也不算完全没有资格来做这个“估计”,就说:“你的人完成对这300人的第二轮电
话面试后,入围人数估计在60人左右。通过头脑风暴测试和情景模拟测试后,希望能挑出25个可供高管们挑选
的人选,最后由高管们在这批人中敲定15人。”
拉拉在心中飞快地估算了一下工作量,感觉时间有点紧张,她便和童家明商量道:“家明,年底很忙,要做今
年的绩效总结,要加工资,还要提交明年的预算——校园招聘非赶得那么紧吗?”
童家明解释说:“现在已经入秋了,有的大公司在寒假前就会把OFFER(录用通知书)签出去,如果咱们再不
抓紧,好的就都给人家挑走了,咱们招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