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错别字,比如长久以来被人诟病的“市公安厅”。
有时候翻看前头的内容,我自己都忍不住想:要看完这破玩意儿,你得付出多大的耐心啊!
委屈你了。请相信,这是我的真实想法,并没有过度谦虚逢场作戏的意思。
所以,在完结《草莽》和筹备新书的同时,我决定每天花些时间去修改已经发布的内容。至少,当你跟人谈论起这本书时,不能给你丢脸。
我想聊聊《无双谱》。
无疑,它是《草莽》中最特殊的故事。评价两极分化严重,喜欢的同学劝我干脆去写武侠,不喜的同学,好点的直接跳过,也有骂声。
发了3章,数据上就已经有所体现,如果我那时迅速停掉这个故事,而不是咬牙写完大几十章的内容,大概不会有后来数据滑落四分之三的惨状。
但我写的毕竟是文字,不是数据。
有些时候我会不失节操地迎合市场,迎合读者口味,有些时候,我又想任性一把,仅仅写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原谅我不知天高地厚的执拗,以及因此给你带来的不适。
2017对中国的网文市场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我记得这一年发生的两件大事。
其一,阅文上市。
其二,中国网文受到海外读者追捧。
实在是值得每个作者骄傲,网文好像从一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变成了量级巨大的对外文化输出。网文作者的影响力被前所未有地放大。
越来越多脑洞大开的作者涌入这个圈子,越来越多的读者不甘继续停留在小白阶段,除了“爽点”,他们开始关心好文笔,好故事。
套用一句你可能不喜的话,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对我来说,坏处在于年龄渐长,有些事开始力不从心,比如有时候码字码到激动之处,想熬个通宵多写点,结果到一两点就头晕心慌手脚冰凉,感觉随时可能猝死,只能关电脑睡觉。
好处在于,阅历让我心态平和。写书这件事,终究还是带着功利性的,但又没有那么功利。我很喜欢现在平衡的状态。
说说新书吧。
我在“继续写刑侦推理故事”还是“尝试其它题材的故事”之间不知徘徊了多少遍。
坚持有坚持的好处,毕竟《草莽》已经淌过一次雷,不太容易犯错。
改变也很值得,比如走出推理小说现实主义和逻辑至上的框架,或许会写得更加海阔天空。
目前,天平暂时倾向后者。但不到最后发文的时刻,我也说不准。
无论如何,我会认认真真地写,介时请来试读我的新书,希望我们继续互为彼此的骄傲。
感谢村上春树先生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的写作理论令我获益匪浅,做为新手,它帮我避过不少坑。纯粹给作者朋友推荐的一下。
写作是个十分有趣的圈子,如果不存在新人王、排行榜等浮夸的评比策略,作者之间并不会存在实质上的竞争关系,反而,常常会因为某本书的畅销,而带动同一分类的其它小说,颇有点“荣辱与共”的意思。
刚开始写作时,我很喜欢去读别人的完本感言,因为那里有人家的经验、感悟、方法,可以帮我提高。
现在,我也愿意把我的想法分享出来,若被作者朋友看到,对您有一丢丢的帮助,我将不胜喜悦。
最后,再次感谢,我的读者!谢谢!谢谢!谢谢!
第五四五章 火海亡灵(50)
深夜3点,鹅毛大雪。
再过几天就是元旦,人们赶着元旦前的最后一波加班,整座城市都陷入了倦怠之中,静谧得可怕。
这样的天气最适合猫在有暖气的屋子里睡觉,偏偏有些人是睡不成的。
他们不是警察,却干着如警察一般蹲守的活儿。
这些人猫在郊区一座二层的独栋建筑周围,他们穿得极厚,人手一件皮草大衣这么冷的天,恐怕只有动物的天然皮毛才能御寒。
雪太大,他们身上落满了雪,白茫茫一片,与背景融为一体,是最好的伪装。
此刻,他们就像一只只吸血的蝙蝠,眼里泛着贪婪的寒光。因为他们看到,猎物上门了。
一个蹑手蹑脚的身影摸到那独栋建筑门前,他犹豫着,一边查看手机上的定位显示,一边靠近那建筑。
终于,他收起了手机,在门锁上捅咕了片刻。
门锁实在是老旧,很容易撬开的样子,配不上这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