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
“没必要,一个下手干净心思缜密的凶手,不会在车上留下任何痕迹。”
“万一呢?我不像你那么聪明,只能凭借勤奋,不漏过一丁点儿机会。”
闫儒玉撇撇嘴,“你会开车锁吗?”
“撬车锁?我?我去!老闫,你真当我是贼了?!”
“那还看个屁!再说,撬车锁怎么了?你没听说过那句老话吗,一个刑警半个贼。”
“你姓老,这话是你说的,老话,是吗?”吴错翻了个白眼。
两人驾车离开,路上,吴错问道:“为什么怀疑郑书齐?”
“我虽然没当过官,却见过当官的,你看咱们市厅领导,一个个深藏不露,谁会傻了吧唧跟两个兄弟单位的人抱怨自己单位不好,须知没有不透风的墙,背后抱怨组织、说人坏话那是官场大忌……”
“你是说,他一见面就说监狱系统不好,还说进了监狱系统就等于判了无期徒刑……这些话?”
“是啊,郑书齐是个老干部了,按理说,他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这很反常。
我想,他之所以急于表态,无非想让我们认为他是个不办事的官儿。
连本职工作都是得过且过,自然无暇顾及那些已经刑满释放的犯人,更不会去杀死他们,我们对他的怀疑就会降到最低。”
“可他没有作案时间,7点到8点,也就是高大国死亡的时候他在单位。”
“不,7点左右他出过看守所,去车上取资料。”
“难道出去那一小会儿就把人杀了?”
“并非不可能,别忘了,这是一起有预谋的谋杀,只要计划足够周密,凶手能在眨眼间完成杀人。”
“你已经有犯罪过程的推论了?”
上架了,人模狗样地说两句……
要上架了,按照惯例,作者通常会在此时写点什么,感谢编辑感谢读者感谢爹娘感谢社会,接着表明今后会好好写努力写头悬梁锥刺股地写。
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大伙花钱看正版,好让作者能够养家糊口。
看,提钱就俗了不是。
既然是上架,我想,索性我先把这点俗事儿说个透彻。
对于看盗版,我特别理解。
小时候寒暑假我总站在书店里看书,一看就是大半天,什么时候家里大人来叫回家吃饭,什么时候才把书放下,闹得我现在总觉得自己欠了金庸、古龙两位老爷子好些书钱,一有作者朋友跟我说书荒啦,我就推荐人家去看金、古两位的书。
这段经历导致我对这种“偷偷摸摸”的看书有着特别的情结,所以,无论您是花钱看了正版,还是选择盗版,在我眼里,您都是我的读者,我一视同仁。
但是,但是。
曾经我在起点和创世充值,被同事看到,我就成了同事口中的“傻子”。
“你傻啊?看盗版啊,又不用花钱。”
原话大概就是这样吧。
我嘴上说着“是啊是啊我怎么不知道”,心里却在想“丫臭傻x”。
您可以看盗版,但是,请您对身边这些“傻子”抱有感激,是他们养活了作者,才使您有盗版可看。他们是作者的衣食父母,从利益链的角度来说,更是您的。
莫要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说完这些,我要感谢我的编辑朱砂。
朱砂编辑某天突然联系到我,说要帮我推送版权,如果推送成功有可能出实体书或者改编影视剧。虽然并非100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