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279部分(第3页)

第279部分(第3页)

明军火炮的犀利,阿术也是知晓的,但火炮最大的作用还是在攻城拔寨的战斗之中,至于说野外的战斗,大军散开之后,火炮的作用就不是那么明显了,再说火炮明显的笨重,不能够快速的异动,若是大军冲锋和攻击的速度很快,则火炮的作用就是有限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阿术对于明军没有丝毫的畏惧,自信的阿术,甚至期盼着能够彻底的打败明军,如此他在大元朝廷之中的战功,将五人能够企及。

吕文德和吕文焕等人的分析,总体来说也是乐观的,两人都是原大宋朝廷的重臣,也是骁勇善战之人,对于吴邵刚的情况多少是清楚的,特别是吕文德,曾经是吴邵刚的上级,对于吴邵刚的情况更是清楚。

不过阿术不明白的一点是,吕文德和吕文焕等人就算是提出来建议,可也不能够推心置腹,毕竟他们是降臣,察言观色是他们必须要做到的,有些时候提出来意见建议,也要看阿术是不是接受,心情是不是很好,适时的吹捧更是他们必须要做的。

方方面面的原因综合到一起,让阿术做出了明军已经分兵的判断,他认为最好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大军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进入海州,一举击败兵力不是很充足的明军。

前军的行军速度明显加快,而且阿术亲自指挥前军作战,后军则是交给了麾下的都元帅指挥,前军与后军之间的距离,已经超过了百里地左右。

九月初五,阿术率领的大军,终于离开了楚州,进入到山东海州所辖的地界。

八月初五离开临安府城,经过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大军终于进入到山东海州,这样的行军节奏,阿术是很不满意的,不过一路上需要做出诸多的部署和判断,而且押解谢太后以及李显等人,也耽误了大军快速的行军。

让阿术感觉到高兴的是,楚州境内没有发现明军的踪迹,进入海州也没有发现明军的踪迹,就连涟水县城方向,都表现的很是安静。

阿术认为自身的判断完全准确,明军应该是固守在城池之内,不会主动出来迎战的。

一面派遣斥候沿路侦查,一边要求前军加快行军的步伐,朝着涟水县城而去。

金城镇。

一切的担忧与争论,这个时候都是尘埃落定了,阿术率领的征南大军的主力,的确是从楚州进入海州的,这已经不用怀疑,也就是说吴邵刚的部署是完全正确的,至于说盱眙方向,那一路的蒙军依旧在盱眙方向境内,没有进入宿州的任何打算。

作战的部署基本完成,可关键时刻,吴邵刚却突然做出了重要的调整,既大军离开涟水县城,将县城让给阿术及其麾下的蒙军,而十万大军悉数集结在金城镇设伏。

吴邵刚做出的这个安排,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金城镇是明军围歼阿术派遣的驰援海州的蒙军前军三万人的地方,按说阿术对于这个地方应该是印象深刻的,无论如何也是要做出戒备的,大军在这里设伏,是不是合适,这需要斟酌。

不过吴邵刚每一次的判断和决定,事后看都是完全正确的,故而众人尽管担心,却不会过多的反对。

桌上摆着地图,吴邵刚的所有部署,几乎都落到实处了。

蔡思伟率领的十万大军,悉数都是在漠南草原征伐过的将士,其作战能力可谓是最强悍的,将这一路大军几乎是全部派遣来与阿术作战,也可以知晓吴邵刚对此战的重视。

吴邵刚同样抵达了金城镇,而留守海州州城的明军,总人数不过一万人左右。

郝经、张文谦、蔡思伟、张珏以及马龙等人,都是坚决反对吴邵刚前往金城镇的,不过吴邵刚做出了决定,一定要前来,众人也是没法子的。

临时中军帐,所有人都看着吴邵刚。

“斥候侦查,阿术率领的前军,已经进入海州,且逼近了涟水县城,我们放弃了涟水县城,看上去好像不合适,其实不然,阿术既然敢于率领前军进入到海州作战,且其前军与中军之间相隔的距离达到了百里地以上,这就说明阿术有着爆棚的自信心,我们就是需要阿术维持这样的自信心,让他觉得一切的部署都是正确的,人的自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骄狂的情形。”

吴邵刚说完,郝经就跟着开口了。

“殿下说的是,下官认为阿术也是非常自信的,毕竟他率领征南大军,灭掉了大宋,这份功劳,在大元朝廷之中,是无人可以比拟的,不过这样的功劳,不服气的人也很多,毕竟宋军孱弱,但是进入山东的阿术,面对我们就不一样了,阿术急切的想着证明,他麾下的大军能够打败我们,一旦阿术获取了胜利,则大元朝廷之中的很多人,就无话可说了。”

吴邵刚点点头。

“郝大人说的很对,阿术现如今就是这样想的,以前军五万蒙军军士,想着收复海州,也不知道阿术是过于的狂妄,还是忘记了阿里海牙的教训,诸位,我们让出涟水县城,其目的就是让阿术更加的自信和狂妄,以至于会率领大军飞速的前进,与中军之间拉开更大的距离,同时我们以十万人对阵蒙军的五万人,就是要保持绝对的优势,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击败阿术率领的前军,毕竟前军是阿术麾下蒙军的精锐,一旦打败了蒙军的前军,接下来对付中军,就变得容易很多了。”

说到这里,吴邵刚对着袁世春开口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