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吴邵刚要动手了,要开始确立自耕农的数量,要将大量的土地拨付给无地农民,唯有这样做了,才能够让潼川府路走上一条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
泸州府衙,厢房。
黄家明详细的介绍了耕地统计的情况,以及已经开始的春耕的情况。
农户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几乎所有的土地都被耕种了,除开极度偏远的地方,可能出现少量荒芜的土地,人户集中的村镇压根不可能出现荒田。
去年一年风调雨顺,粮食获得了丰收,加上各级官府严格执行了规定,让老百姓家中有了余粮,生活方面至少得到了保证。
残存的富户,其拥有的土地,同样被官府租赁出去,只不过获取的赋税,按照一定的比例,返回给这些富户,让他们也能够安心。
潼川府路府州县的耕地,七成左右成为官府直接管理的土地,一成左右属于自耕农的土地,两成属于富户拥有的土地。
由此可见,偏远的潼川府路,土地兼并的事宜,同样是非常严重的。
“郝先生,黄先生,我的意思,各级官府只能够留下少量的土地,其余土地悉数要划分出去,由农户拥有,具体的比例为,官府保留一成左右的耕地,其余六成全部划分下去,按照户数的标准,每户至少拥有四十亩以上土地,以六十亩为上限,若是家中人口特别多的农户,可以适当放宽,拥有八十亩左右的土地。”
“原来属于自耕农的土地,维持以前之局面,各级官府重新登记造册,发给文书,予以明确,富户拥有的土地,同样予以明确,但需要告诫各级官府,富户拥有的土地,不准超过耕地总量的三成,若是突破了这个标准,各级官府将要遭遇到惩戒,其土地交易也要作废。”
“必须让农户拥有土地,如此他们才能够真正的安心,投入到土地里面的劳力会大幅度的增加,官府也才能够真正收取到农业赋税,以维持自身开销。”
“潼川府路远离京城,本就是偏远之地,商贸交易远不能够与南方比较,原来我是想着从商贸交易方面取得突破,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甚至是错误的,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生存都成为了问题,哪里还可能去购买什么商品,商贾到这里来交易了,货物卖不出去,同样不能够赚取到钱财,他们怎么可能还来做生意。”
“下一步的根本,还是耕地问题,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相信,潼川府路的强盛,指日可待。”
“黄先生之分析是准确的,我们必须以农为本,以商贸为辅助,这是近几年时间我们官府管辖和管理之重点。”
“从现在开始,各级官府开始对土地和耕地之划拨,明确到每一户的农户,且下发文书,此事决不能够有丝毫的耽误,谁若是落实不力,必定要惩戒。”
“具体落实的事宜,还是请黄先生负责,我不担心各级官府掌握之情况不准确,我担心的是有那么一些官吏,以为机会来了,胡乱作为,中饱私囊,这样做会极大损害官府之威信,让百姓难以彻底相信和依靠官府。”
“若是出现胡乱作为之官吏,弄清楚情况之后,或者是调查核实之后,可先斩后奏,有些人要钱不要命,不杀几个人,恐怕没有人在乎的。”
郝经和黄家明都看着吴邵刚,认真仔细的听吴邵刚说的每一句话,当吴邵刚说出准备斩杀那些为非作歹官吏之时,两人的脸上露出舒缓的神情,他们清楚,有了这样的措施,任何的事情都能很好的落实。(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一章 执政之目的
“老哥,这地怎么样啊。”
“看这位小哥说的,这地好啊,去年我就是种的这块地,想不到官爷将这块地给到我家了,这可真的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我还要多种一些粮食,秋天打下粮食,弄好了房子,家里的小子就可以成家了。”
“哦,原来这样,那要恭喜老哥了,不知道老哥家中几口人啊。”
“家里一共五口人,上面有一个老娘,下面一个小子,一个姑娘。”
“五口人,不算少了,一共得到了多少地啊。”
“足足六十亩地,都给指了,小哥看,我家小子和姑娘,都在地里忙活,那几块地,也是家里的,时节不等人,要赶快种地了。”
“老哥可知道,村里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吗。”
“都是这样,家家户户都得到了耕地,这几天,好些人都在家里,拿着官爷给的文书哭呢,大伙儿都不敢相信,就这么就得到了耕地,这就是天下太平啊,就是这些日子太忙了,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耕地,找不到人来帮忙了。”
“有没有占地特别多的农户啊,或者说土地的分配不平均的。”
“这个我还没有听说,也没有谁管那些,都是官爷的事情,官爷给了我们地,大伙儿感激都来不及,还要管着官爷怎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