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元微微思量:“就算你今天不提起来,我也会为陆瑛去打听,最好的就是能取了大理寺评事。”
程颐脸上一喜。
徐士元接着道:“大理寺本就有空缺,虽然这次并非进士考,但是朝廷在用人之际,也放出了大理寺评事、通判、监丞的官职,陆瑛射策甲科出身,取了大理寺评事也算是合理,”说到这里顿了顿,“只可惜顾家不能帮忙,否则顾世衡开口,必然是手到擒来。”
皇城司了大理寺正在一起办案。
大理寺卿曹雍的弟弟曹嘉能被放出来,也有顾世衡的功劳。
“大理寺卿曹雍当年的案子虽然株连了不少人,但是现如今的大理寺正周直,却始终十分关切当年的曹雍案,这次更是一心配合裴杞堂查案,可见当年他与曹雍表面上无来往,背地里一定交情匪浅。”
徐士元捋了捋胡子,仿佛没有察觉到程颐脸上愤恨的神情。
顾家不可能会帮忙。
顾世衡那种人,做了官就将陆家甩开,看到三爷射策中了甲科,不来踩一脚就阿弥陀佛了。
如果三爷留在京城,顾大小姐不免会被人想起曾经与人订过亲。
想要与顾家结亲,就会到陆家打听消息,顾家想要掩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徐士元喝了口茶指点迷津:“我这边一定会帮衬陆瑛,但是还有一个人更加关键。”
程颐立即仔细听过去。
徐士元道:“这次皇城司里鸣冤的官员有一位曾任杭州知府,闵怀因此被传进京。闵怀是江浙布政使,陆瑛又是江浙的士子,闵怀随便说一句话,陆瑛的前程就不用愁了,陆瑛不是一直与闵怀的儿子闵子臣相熟吗?”
程颐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闵子臣会不会为了三爷,去闵怀面前求个情。
“我立即就去提醒三爷。”程颐有些兴奋,没想到闵怀会在这时候来京。
“别急,”徐士元摇了摇头,“以陆瑛的脾性很难会低下头求人,更何况闵家和顾家的关系一直很好,你要慢慢来,不能一下子劝说过了头,到时候闵子臣真的来了,陆瑛却不开口,岂不是得不偿失。”
“最好是不用陆瑛说话,闵家就能帮忙。”
徐士元的话与程颐的想法不谋而合。
程颐感激地看向徐士元:“徐大人……真是一心为我家三爷着想。”
徐士元和蔼地道:“慢慢来吧,从发榜到任命定然要折腾到开春,现在入了冬,天气越来越冷,养好身体是最重要的,”说着关切地道,“陆家长辈什么时候能进京?这样对陆瑛也能多些照顾,毕竟陆瑛现在已经光宗耀祖了。”
徐士元这样真诚以待,程颐也就不再遮遮掩掩:“我们家老太爷、老太太早就离开了杭州到京城来了,就是一路走得慢了些,不过估算着,这两日就到。”
徐士元道:“那就好。”
两个人说完话,程颐立即站起身向徐士元行礼,然后慢慢退了出去。
徐士元慢慢地喝着茶。
“老爷,”幕僚从外面走进来道,“您怎么这样关照陆三。”
徐士元但笑不语。如果许氏说的是实情,那么陆瑛就是公子一条得力的肩膀,虽然陆瑛与顾琅华退了亲,但是以陆瑛的聪明,一定不会就此沉寂,他会想方设法借助外力,在朝堂上立足。
陆家的长辈对于陆瑛来说,就是最大的动力。
……
顾老太太将书信直接拍在了桌案上:“倒是写的情真意切,其实就是在问我,当年你太姥爷分家的时候,是不是少了她一份田产。”
“当年分给她的田产是肥田,我要的是这片薄地,我用了十年的时间,才将地养好,现在她来说,是不是这片地里还有她的一份,她也不要这些地,就是想要我记住当年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