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在我脑子里吗?”雷根问道。
“没错!”
“你也知道我正在做的事啰?”
“最近我在观察你,认为你的刀法很好,但你不可只玩一种武器,还必须学习枪和炸弹。”
“我对炸药一窍不通,电线和线路也一样。”
“那是汤姆的专长,他对电子、机械方面很在行。”
“谁是汤姆?”
“我会陆续介绍给你认识。如果我们想在这世界上生存下去,就必须从混沌中理出头绪。”
“你说的”混沌“是什么意思?”
“当比利失去意识时,就会有不同的人陆续出来面对外面的那些人,结果做出来的事都有头无尾,出了问题又没人解决,每个人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我把这种情形称为”混沌“,我们必须找出一种控制的方法。”
“我不喜欢被人控制。”雷根如此表示。
“重要的是,”亚瑟说,“学习如何控制事物,如何控制别人,这样我们才能生存下去,我认为这才是最要紧的。”
“那第二重要的呢?”
“自我修养。”
“我同意。”雷根附和道。
“我告诉你一本我曾读过的书,它教我们如何控制肾上腺素,进而得到最大的体能。”
雷根一听到生物学就很兴奋,因为他最感兴趣的是如何将恐惧转化为力量的理论,不过他对亚瑟高傲的态度不以为然,却又无法否认这个英国人的确博学识广。
“你下棋吗?”亚瑟问。
“当然。”雷根答道。
“那我的兵到国王四。”
雷根想了一会儿,答道:“骑士到女王旁的主教三。”
亚瑟想象着棋盘,“哈!印第安式防御,下得好!”
结果是亚瑟赢了一盘。从此以后,他们经常一起下棋。雷根不得不承认,亚瑟比他更能专一心思。但他却也安慰自己,亚瑟在体能上无法同他相比。
“我们必须靠你来保护。”亚瑟说道。
“你怎么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
“很简单,有一天你也会的。”
“比利知道我们的存在吗?”
“不,不知道。他只听见我们的声音,看见我们的幻象,却不知道我们的存在。”
“不该有人告诉他?”
“我不认为有这个必要。他知道了以后,很可能会精神异常。”
第九章
(1)
1970年3月,史坦伯利初中的学校、心理学者马丁提出如下的报告:
好几次,比利不记得自己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自己的东西放哪儿,在没有人扶持之下不会走路。最近,比利因为与老师、同学常发生口角而逃学。他的情绪很低落,一味的哭泣令人无法与他沟通。最近有人看见比利走到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前。为了这件事,他被带到医师那儿检查,诊断的结果是‘精神恍惚。
根据我检查的结果,比利似乎很沮丧,但仍能妥善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发现,他非常不喜欢他继父,而且因此对家庭起了很大的反感。比利认为,他继父是个毫无感情的暴君,这件事在与他母亲的面谈中得到了证实。她表示,由于比利的生父自杀身亡,因此比利的继父常将比利与他生父做比较,他常说比利和他母亲必须为他生父的死负责(比利的母亲如此表示)。
(2)
史坦伯利初中校长杨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