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就是不说!
车上静了一会儿,我实在想不出怎么把润东哥这么大的话题接下去。
这时,润东哥像似也不想再聊这话题,于是又问我道:“我给你的书,你都看了吗?”
我知道,这是润东哥又扮演老师的角色,在关心着我的学业,我忙说道:“看过了,我都看过的。”
“嗯,好的。”
润东哥满意的点点头,之后他又问了些我哪里有不懂的地方,帮我解答,我也象征性的问了些问题,反正在车上闲着也没事儿,随便聊呗。车子又向前行出了一段距离,这时润东哥像似又想起了一件事,拍拍脑袋说道:“对了,我还要去前面的村里去收一头猪,那只猪我爸已经付过钱的,我们拿着猪就可以离开,很快的。”
我欣然同意,反正已经出来了,跟着润东哥收猪也成,体会一下富农生活,多看看热闹也好。
于是我们的车在前面的岔路口一拐弯,向路旁的一个村庄奔去。
进了小村,润东哥驾着车在村子中七拐八拐的向里走,显然他跟着润员外没少来这地方,他对这一带已经是轻车熟路,否则润员外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让润东哥一个人来做。
到了村中的另一侧,润东哥把马车停在了一家农户门前。
我细细的打量了下这户人家。
这是一个低矮的茅草屋,两间屋,墙是土坯彻成的,看得出来很简陋,那墙面经过雨水的长期冲刷露出道道深深的瘢痕,仿佛随时会坍塌一样,破落的院子中有一个简陋的猪舍。
在农村,一般的农家在年景好的时候,喂猪的草料很好弄,所以很多农户都会在年初时就养上一两头猪,如果家庭境况较好的人家,就会留着这头猪到年尾的时候自家享用,而家庭情况不好的人家,就指望着这头猪能卖些钱来贴补家用。
看得出,眼前这一家绝对属于后者。
“张叔在家吗?”
润东哥到了门前大着嗓门喊道,这一刻他不像个书生,就像个收猪的小贩。
过了好一阵后,这户人家破旧的房门被缓慢推开,从屋里面颤微微的走出一个瘦骨嶙峋的老者,这老人身上衣服的补丁,多得几乎看不出这衣服原本的颜色,也分不清他身上哪里是补丁,哪里是衣服原本的料子。
“润东来啦!”那老者颤着声音说道,一身的病态,而且脸上还露出了纠结之色。
润东哥对老者笑了笑说:“张叔,我今天来是取猪的,我爸说,他已经付过猪钱了。”
说到这里,润东哥走到猪舍旁看了眼里面的猪。
我也走了过去,我就是来看热闹的,当然要四处看看,不过我看到,猪舍里的那头猪并不算大,也不肥,看来在这个家里,这头猪的日子过得也不是很好。
可那位老者站在那里没有动,依然是一脸纠结的表情。
这让我和润东哥很是疑惑,不知这老者是怎么个意思,润东忙上去问道:“张叔,怎么?难道我爸给你的钱不对吗?”
“不是,不是!”
那老者忙摇头,然后想了又想,最后像似终于下定决心似的说道:“润少爷呀,实不相瞒,自从十天前润员外给了我这猪的定钱后,这猪的价格就飞涨,仅仅是这十天,猪肉就涨高了四成,如果按照之前的价格再卖,我会亏很多。”
此刻,我和润东哥已经都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他不想卖了!
对于一个穷人来说,这样的差价并不是一笔小钱,可,润员外已经把定钱交了,老人此时返悔倒是显得不够本份,润员外本来挣的就是这个差价,对方这时悔约显然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我心里却很佩服润员外的精明,他一定是从什么渠道知道了猪肉要涨价,所以就把猪给提前定下了,难怪润员外的家境这几年间就富得这么快,他挣的就是这个钱。
老者也知道自己做法不妥,他面色难堪的又解释道:“其实,如果我身体好的话,我也不想这时返悔,只是最近几天,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没钱抓药,现在我什么也干不了,只希望能靠这头猪帮我撑过这段时间。”
我默不做声的站在一旁,当一个看客,这老人家看起来是挺可怜,可他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