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讨论起来,说这是赵家第二个小三元了!
没一会儿就传开了,来了好多到五味斋喝茶的。
甚至还有好多带着孩子来的,说要来五味斋沾一沾文气,将来孩子能有出息,也能成为小三元。
街道上讨论这件事的人也很多,其中还有些不合时宜的说法。
赵家和县令大人关系亲密,是走了后门才拿的这个禀生。
不过陈景之口碑好,大多百姓根本不信。
随后赵晏山考试的试卷也公布了,看得人心服口服。
赵老太上街买些布回去做新衣服的时候还听到这些言论,当即气得逮住造谣的人质问。
“无凭无据,你就这样毁人清白?!”
那人又瘦又矮,被赵老太揪着衣领就有些怂了,但是那么多人看着,还在嘴硬,
“我说什么管你什么事情?”
赵老太力气大,直接揪着把人提起来,“那是我儿子!你说关不关我的事情!”
遇到正主了,那人一下就慌了,“我,我不知道啊。”
“是李府的管家给我银子,让我出来这样说
的。”
“我就是拿了银子办事的。”
赵老太把那人扔一边,怒气冲冲回到五味斋。
“老大,老二,抄上家伙,跟我走!”
老娘一副要干仗的样子,赵老大和赵老二吓一跳,还以为娘在外面被欺负了。
赵老二抄起一根棍子,“娘,谁欺负你了。”
赵老大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长衫,觉得打起来不是很方便,啧了一声把袖子挽上去了。
赵老三拿着铲子急匆匆跑出来,“娘,咋啦?怎么不叫上我?”
赵老太抢过赵老三手上的铲子,“你就不用去了,我们去李府。”
“这群王八羔子居然花银子请人造谣。说老三这个禀生是靠关系来的。”
“老娘咽不下这口气,李府我忍了很久了,一天到晚叽叽歪歪的,今天非得给他们个教训。”
“老大,你再去拿一个麻袋,李府人多,我们不能硬闯。”
“他家那个大少爷老喜欢上街乱蹿,找个机会给他套起来打闷棍。”
赵老三哭笑不得,“我的亲娘,你还真敢啊!”
“我还以为有人欺负你了,李府说就说呗,清者自清。”
赵老太瞪眼,“造谣我儿子就是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