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看了好久,把箱子里的书都看了一遍,大致的翻页,还没看到一道重复的菜。
赵老大从箱子底部拿出几本书,“这几本不一样。”
看着就有些年头了,明显和之前的不一样。
“看来有两类,这一种放的时间久一些,我数了数有八本。”
书面都泛黄,翻开看里面有些字都有些模糊,里面记录的也是菜谱。
只是记得没有那么详细,大致写了步骤,也没图。
赵老二甩甩胳膊,“这个箱子这么多书,搬起来竟然不重。”
赵老三点点头,“确实不重,我还觉得轻了。”
李秀秀和赵绵绵笑就没停过,看了这本又看那本,毫不在意重不重的问题。
“管他重不重,总之里面实实在在这么多书。”
赵绵绵一页一页的翻,越看越欣喜。
“二嫂,你有看到合适的菜吗?家里食材够的话你今天中午就试一试。”
李秀秀眼前一亮,“刚开翻开的鲫鱼豆腐汤就很合适!”
“石缸里还有几条活的鲫鱼,今天也买了豆腐。”
说干就干
,李秀秀从书堆里翻出那本书,快速的翻到那一页。
“还好每一本书上都有数字,找起来也快。”
食谱大全一共三十本,每一本都有编号。
“绵绵,我们先去看看食材够不够。”
桌上的书还散乱着,李秀秀已经拉着赵绵绵要去做饭了。
李秀秀回头笑着对李月白和贺苏桐说,“大嫂,三弟妹,那就麻烦你们收一收书。”
赵老二摸着下巴想了想,“我给做个柜子吧。”
“看她俩的样子,肯定是想天天翻着看。”
“我做个书柜,把书都放上去。”
赵家建新房的时候还专门说了要一个大书房。
壮汉们规划的时候想着赵家读书人这么多,书房就留了好大一块地,还是光线最好的地方。
赵家没钱买那么多书,都是买一批回来看,或者拿回来抄书的,看完了就卖出去。
书房现在一个柜子,书都放不满,还有三个大书桌。
书房显得空空荡荡的,窗子开得还大。
冬天就太冷了,现在读书写字都是在灶房。
只是有时候人多,一个桌子不够,就把书房的桌子搬进来。
赵老爷子也正有此意,“老二,仓库里还有好些木头,你跟我去挑一挑,做个新的书架。”
书房的原本的书架还能放下一些,李秀秀和贺苏桐把书架摆满,剩下的书就放在箱子里。
陈景之最近对木工格外感兴奋,也跟着去做书架了。
赵老大去也翻看了食谱,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