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天一子,你但说无妨,便是说错了也没关系,朕先恕你无罪。&rdo;
怎么办?小道士心念急转。兴兵北伐之事,韩侂胄势在必行。崇岳贬秦,是他先行下的一着棋。自己若是在此时作梗,坏了他的这步棋,那结果会怎样?
这等国家大事,本就牵一发而动全身,小道士对朝政又一无所知,急切之间,他如何能判断的出?
于是一咬牙,一横心,小道士决定,实话实说。
他答道:&ldo;前日贫道进城时,便见沿街百姓正议论此事,脸上神情,或有忧虑,但多是兴奋。&rdo;
&ldo;其中有一书生当街发言,其言很是慷慨。&rdo;
于是,小道士将那天那书生说的话,细细说了一遍。
他记性纵是再好,这一复述出来,中间自然会有些许遗漏。每当这时,他便含糊过去。好在官家和韩侂胄对这段历史极是了解,自然清楚他说的是什么。
我大宋上有明君良相,下有亿兆黎民,若是众志一心,何愁不能完成岳武穆遗愿,直捣黄龙,收复中原!
这最后一句,小道士说得激昂,官家听得更是激动。一时他脸都有些红了,嘴里喃喃说道:&ldo;好,好,好一句直捣黄龙,收复中原!这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啊!&rdo;
韩侂胄更是当即跪在地上,哽咽道:&ldo;官家,这便是天下臣民的心声啊!中原沦丧已久,收复便在此时。&rdo;
激动了好一会儿,官家手一挥,笑道:&ldo;天一子,你今日所言,让朕受益良多。朕赐你,朕赐你密折奏事之权!&rdo;
说完,官家还不忘对李太监吩咐一声:&ldo;此事记好了。&rdo;
李太监恭敬应是。
密折奏事之权!韩侂胄在一旁欲言又止,终于一声轻叹。
小道士倒没觉得有什么,只是想着,密折奏事之权加上直接面圣之权,呵呵,这便全了。
出了皇宫后,小道士心中的这份欣喜却渐渐淡去:自己今天,可是大大地帮了韩侂胄一个忙,大大地推动了下北伐的进程。自己这般做,会对这天下大势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
搞不清楚啊!
还有,自己临走前,韩侂胄看过来的,深深的,意味深长的一眼,又是什么意思?
更是不明白啊!
想来想去,一无获得的小道士怒了,世上都说当皇上好,当大官好,可在道爷我看来,好个屁啊!整天受这个约束,被哪个约束。再整天琢磨这个,又琢磨那个,远不如道爷我活得逍遥自在!
这世上,心得逍遥,人才有可能得逍遥。整天不惜一切的往权力巅峰上攀登,不累吗?
第二天,杨太尉来了。
来了之后,小道士便将昨晚面圣的经过细细说了一遍,再虚心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