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亭后,那男的打量了两人一番,鼓掌笑道:&ldo;好一对璧人!&rdo;
离听此言,那女的抬头一看,也笑道:&ldo;果真是,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白茅纯束,有女如玉。&rdo;
小道士连称:&ldo;不敢当,不敢当。&rdo;他看了这夫妇一眼,也赞道:&ldo;在贤伉俪面前,可不敢自称璧人!&rdo;
四人于是相视一笑。
这话,却绝非虚言。
那男的,身着裥衫,是文士打扮。头戴紫纱罗,这更是进士专用。生得很是俊郎,浑身上下弥漫着一股,好看更好闻的,书生气。
那女的,身穿紫襦,头簪花钗,虽也蒙着面纱,看不清容颜,但那种婉约动人的气质,却迎面扑来。让人见了,心中便是一柔后一暖。
两对璧人,四周坐下,便在这雨中、这亭中,品茗闲谈。
正文190下面没了的半首好诗
那书生姓吴,自称吴七步,正是定县人,且家中豪富。定县城里各色商铺,他家十分中独占三分。
他妻子是邻县人,姓李,自称吴李氏。
问起吴七步这名号的来历时,书生笑道:&ldo;不才平生最艳羡的,便是当年曹子建的七步成诗,所以自号吴七步,以为共勉。&rdo;
说完,吴七步摇起手中的折扇,看着亭外的细雨纷飞,口中吟道:&ldo;半烟半雨柳桥西,乡女浣衣盈盈立。&rdo;
这诗,好,大好。
哪怕以小道士的半瓶墨水,也立即洗耳恭听,作醺然陶醉状。
然后,&ldo;啊,吴兄,下面嘞?&rdo;
吴七步尴尬一笑:&ldo;下面没有了。&rdo;
我去,太监了!小道士心里腹诽,这就像啃猪后蹄,刚尝到点肉,滋味才上来,后面就只剩了骨头,让人不吃还好,吃了更是生气。
吴李氏嫣然一笑,出声解围:&ldo;前次我夫君路过柳桥,见一女子在那浣衣。许是那女子长得甚是貌美,夫君他一时心动,就口吟了这半首诗。无奈半首之后,便再找不到灵感,于是苦恼至今。&rdo;
吴七步伸手握住妻子的纤纤玉手,温言说道:&ldo;瞧夫人说得什么话。这天下别的女子再美,在为夫眼里不过皆是红粉骷髅,看了两眼都嫌多。为夫只愿看夫人,一看一生一世。&rdo;
哪怕以许若雪的豪爽,和小道士的洒脱,听了这番情话,也觉得肉为之发麻。吴李氏更是红霞上脸,嗔道:&ldo;夫君怎地如此孟浪,没来地让人看了笑话。&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