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这个价,咱俩互相让一步。说实话这个价我有点亏,稻壳也是能卖钱的。”尽管话这么说,但大叔还是答应了,因为稻谷去壳太费事了,他们没人乐意干。
“行!咱算算总价。”生意谈妥,唐植桐找根树枝,在地上划拉开来,京西稻一斤415元,共500斤;稻谷一斤29元,共200斤;合计2655元。
身上的现金一下子去了一大半,不过唐植桐心里窃喜,空窗期也就年前年后这段时间了,随着旱情的发展,明年只会更贵,现在买到就是赚到。
双方确认金额后,唐植桐先给了一个整,要求对方出麻袋、出人工,这部分都是附赠的,不能额外收费。
大叔也不再去集市了,领着唐植桐进了院子。
院子里还有其他人,五大三粗,看上去脑子有点不灵活,像是看门护院的。
财帛动人心,自从进院子后,唐植桐就开了挂。
如果他们敢起歪心思,那自己空间里的子弹可就派上用场了。
几人没顾上吃午饭,立马开始着手往板车上装货。
装货之前,大叔让唐植桐抽检一番,唐植桐表面上装模作样,实则用外挂里里外外测了一遍,确定是货真价实的京西稻。
接下来就是过磅、装车。
一套下来行云流水,自始至终,唐植桐都用围巾遮挡着脸。
一头瘦骡子在前面拉,两个人负责在后面推。
大叔负责掌控方向,唐植桐拎着鸡负责跟大叔闲聊。
闲聊中得知,这边粗粮贵是有原因的,因为农村没有定量,城里人从市区买了粗粮带过来出售赚个差价。
那些买肉的,买了也不一定是自己吃,而是专门带回去卖给有钱人,这里面的差价也不少。
农村不少人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哪还有闲钱买肉?
“唉,眼下是冬天,吃的东西少,粮食的价格会有些虚高,等开春就好了。开春野菜发芽,粮食的价格就会回落。”大叔说完,感慨一句。
唐植桐觉得格外荒诞,城里人往乡下倒腾粮食,而农民明明是最辛苦的一群人,是粮食的生产者,最后……
最后,唐植桐让大叔把粮食放卸在了路边,并结清了尾款,一切都很顺利。
唐植桐看着他们一行人远去,趁路上没人的时候,一股脑的将东西全都收进空间,又薅出自行车来,一溜烟似的往城里赶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adouy。请牢记。
“有点意思。”唐植桐暂时熄了去换装的想法,打算在这继续蹲守他。
前前后后又等了半小时,这大叔才从集市里出来,篮子里已经空了。
唐植桐拎起鸡,远远辍在大叔后面。
这边是农村,没有什么很能遮挡视线的建筑物,唐植桐眼瞅着这大叔出了村,进了一个路边的独立院子。
一会的工夫,这位大叔又出来了,依旧是挎着那个篮子。
这回,唐植桐确认了,这大叔看着老实憨厚,其实人家身后有团队!
瞅着路上没什么人,唐植桐拎着鸡上前搭话:“大叔,还认得我吗?我刚买了你些大米。”
“哦,是你呀!有什么事?”大叔认出了唐植桐,这年头爽快付钱的顾客少,如果都这样,能省下他不少事,所以他说话还算和气。
“是这样,我朋友也想买点大米。咱往边上站站,借一步说话,给别人让出个道来?”唐植桐说着,瞥了一眼大叔的篮子,里面估计得有十来斤。
“好,好。再要多少?”大叔一听买卖上门,脸上带上了笑容,往路边靠靠,小声问道。
“买多了能便宜吧?”对于贩子,唐植桐就没了那么多同情心,直接开始砍价。
“那得看你要多少,总归比集市上便宜就是了。”大叔笑逐颜开道。
“一百斤什么价?二百斤什么价?五百斤什么价?”自个兜里有钱,说话底气就足了很多。
“咝~伱带这么多钱了吗?打算怎么交易?”大叔倒吸一口凉气,玩这么大吗?不过没有被唐植桐的大饼砸破头,理智的问道。
“喏!”唐植桐从怀里掏出两沓厚厚的票子,这还是当时在林场卖鱼的收入。
在这人面前晃了几下后,唐植桐又塞回怀里,提要求道:“如果咱爷俩谈成了,您这边给我往外送送,前面有个大路口,您往路边一卸,我这边有人去拉。”
“没问题,保准给你处理的妥妥的。”一见到钱,大叔立马笑逐颜开,满口答应下来。
“我再多问一句,您这边有带壳的吗?稻谷耐放。”开始报价之前,唐植桐打算先探探大叔的老底儿,带壳的稻谷自然是耐放的,但唐植桐的主要目的不是放得久,而是用来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