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北宋大丈夫(上) > 第1229章(第1页)

第1229章(第1页)

赵曙听到这里有些不满,但却没进去。

“运河沟通南北,于今日也是大宋的命脉。至于三征高句丽,我以为是不得不为之。”

赵顼的声音听着很清朗,而且很自信:“高句丽那时在北方对前隋多有威胁,正如同今日之西夏一般。从文帝始,前隋就开始征伐高句丽,只是地形不利,水土不服,导致失败。到了炀帝时,高句丽的威胁依旧存在。

前隋要稳住北方,就必须要清除掉高句丽,这一点都没错。而且当时前隋内部世家门阀林立,江山说是帝王的,不如说是世家门阀的,那等情况下,借着征伐高句丽来巩固皇权就成了炀帝的选择。

可那些世家门阀会眼睁睁的看着炀帝征伐成功?肯定不会!他们在军中的影响颇大,于是征伐高句丽就成了君臣之间的角力,最终炀帝败北。”

赵曙的眼中多了喜色,挥挥手,赶走了身后的内侍。

“大王此话却是过了。”

先生的声音听着有些恼火:“那炀帝为何三征?”

赵曙也很想知道儿子会怎么回答,就仔细倾听着。

一声叹息后,赵顼说道:“只因帝王不能败……”

赵曙心中大震,只觉得眼中发酸,心中发痛。

是了,帝王不能败!

帝王败了就再无威信,从此沦为臣子的玩物。所以他在进宫之后就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

“所以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不过是为了求一胜而已。”

赵顼的声音中多了坚定:“而后前唐登台,依旧前赴后继的去征伐高句丽,可见当时的中原形势严峻,高句丽已经成了大患,不灭……不行!”

“大哥,那炀帝就是个好人吗?”

这是赵颢的声音,这个孩子如今跟着赵顼在这里读书。

“不,此人好享受,好面子,为此靡费国力,这是败亡之兆。”

赵顼很自信:“炀帝登基时,世家门阀势力庞大,不压制的话,帝王威权会渐渐被吞噬。开运河也能让其它地方发展起来,引入新势力来和老门阀对抗,帝王在中间制衡。”

“这是好办法啊!”

“不算好,这样的结果只会让世家门阀越来越多,最终整个国家都不够他们吃的。”

先生苦笑道:“大王一席话却让臣无言以对,罢了,臣请告退。”

这是说不过赵顼,含羞而去。

“先生何必如此?”

赵顼挽留道:“我只是胡乱说一通罢了,不必在意。”

先生只是摇头,然后退了出来。

一出来他就看到了赵曙,正准备请罪,赵曙摇摇头,指指外面,让他自己出去。

里面的赵颢问道:“哎,那些人都说炀帝是昏君,残暴之君,可大哥今日一说,我觉着怕是有些出入。可当时就有了科举,为何没有今日之盛况?”

“科举?”

赵顼笑道:“门阀门阀,靠的是人脉和田地经济,但更多的是家传的学问,这才是世家门阀的根底。那时候的科举让百姓开始憧憬改变自身的命运,于是孜孜以求的读书,确实让世家感到了威胁,前隋两代帝王都在削弱世家的实力,这也是前隋必败的因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