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主义者永远都不会少,特别是在积弱百年的大宋,追求和平更是成了不少人的终极目标。
而这些人,大多都是新政的反对者。
“他们想拖住朕的手脚!”
赵曙目光深邃,“可朕不会让他们如意,只是此事还得斟酌,要想个法子来解决了包拯之事……”
“来人!”
“官家。”
赵曙冷冷的道:“去,天气干燥了,让御医去给包拯看看……”
这是给包拯撑腰子的意思啊!
陈忠珩敬佩的看了赵曙一眼。
官家,您真是条好汉!
这一眼让赵曙有些伤感。
“臣子们太多,能重用的却少,包拯就是能重用的,只是他就不能让朕省省心吗?”
高滔滔也觉得自家官人做这个皇帝有些可怜,就安慰道:“经此一事之后,想来包拯的脾气会收敛些,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这个安慰很勉强,但赵曙却接受了:“是啊!想来他会变得更稳沉些。”
消息传出去后,舆论马上就炸了。
支持变革的官员们欢欣鼓舞,痛骂林中是小丑。
而反对派们都怒不可遏,奏疏雪片般的飘进了皇城。
可然并卵,赵曙这次把奏疏全部压下了。
于是那些人就更愤怒了。
他们堵在了皇城外,也不说话,只是等着。
“包拯中午喜欢出来寻美食,特别喜欢酸辣味的,最近新来一家酸辣汤……很好喝,喝了一整天都有精神。”
“是啊!刚才某就喝了一碗,如今觉得精神百倍,能吃十张饼。”
“说正事呢!”
“哦,有这等美食在,包拯一定会出来。”
众人翘首以盼,终于看到了包拯。
“包拯出来了!”
一群人围拢过去,七嘴八舌的开始了喷口水。
“……当朝打人,跋扈。”
“若是这般下去,朝纲何在?官家的威严何在?”
“无耻老贼,某与你不共戴天……”
包拯看着这些人,淡淡的道:“夏虫不可语冰。”
老夫是宰辅,你们是渣渣,你们不配和老夫说话。
那些人气得面色潮红,却不敢动手。
哈哈哈!
这种姿态真的很舒坦,包拯看到沈安来过几次,今日算是牛刀小试,觉得很是舒爽。
原来这么气人很出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