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非主流清穿 > 第485章(第2页)

第485章(第2页)

(允祺:跟他们打擂台大家都说汉语,磨出来的,哥容易么?tt)

允禟:&ldo;……&rdo;他其实是想跟他五哥来谈一笔生意的,说起来他的家业是越发大了,但是尤觉不足。九爷对京城搞的是高端的洋货奢侈品,对外,他是贩卖大宗瓷器、丝绸,也算是奢侈品了。但是,本钱依旧不够。

他五哥管着皇帝的小金库,有钱,挪借挪借也是就有之义,再没有比这个更方便的了。他打的主意是:内务府注资,生意既有了本钱,又有了官字招牌。以前再有背景,那也是&ldo;私&rdo;的,有了内务府就不一样了。当然,内务府也可以派驻人员监督嘛。

安慰了一会儿允祺:&ldo;老三从来都是倒三不着两的,您办差又不是为他办的,您只当领了皇上的差使不就行了?&rdo;又因为他与石家合伙,彼此关系尚可,又说,&ldo;不看僧面看佛面。您办得好了,坤宁宫那里也会承您的qg的。再说了,弘晟也是自家侄子么。&rdo;

好容易把允祺说回转了,允禟就试探xg地提出了要求。

允祺惊讶地道:&ldo;内务府的银子?&rdo;五爷微觉蛋疼。

内务府有银库,却坑爹地设在紫禁城里[1],怎么搬?再者除了必需的流动资金,内务府都有固定的投资项目,比如&ldo;赏&rdo;给大商人(可能是盐商或者其他商人)当本钱,作为投资,gān等收红利一类。这都是连着一大批利益集团的,这样得罪人的事qg,五爷这个老实人是不想gān的。

允禟很是气闷,转眼又出了一个主意:&ldo;五哥您有意思没有?那可真是很划算的买卖!&rdo;开始忽悠,描绘美好蓝图,一副外国人很傻很天真、外面钱多人傻去了就有钱拿的表qg。

五爷一摇头:&ldo;我手上没那么多钱。&rdo;

不是吧?!你开府比我早,还死抠门,又不在朝里建立势力,你还哭穷?

五爷非常不好意思地告诉他家胖弟弟,他的钱都拿来置田买地收租子去了,他不搞风险投资。

允禟一副被打败了的模样:&ldo;五哥你……&rdo;我这么机灵的人怎么就跟这个榆木疙瘩是一个妈生的了呢?

只得嘱咐了允祺一句:&ldo;弟弟的亭子就拜托五哥上上心了。&rdo;跑去跟宜太妃道了个别,九爷回去憋坏点子去了。

这一憋,还真让他给憋出来了,内务府有两人坐镇,另一个就是老十二允祹。这位也是个布景板,但是比老五要灵活一点,也稍微不那么稳重一点儿,呃,就是会偶尔抽风。

被老九一忽悠:&ldo;五哥大约是为了避嫌,他又有些不开窍儿,我这就求到十二哥这里来了。这买卖我自有做熟了的人,并不用十二哥多费心的。&rdo;最后还暗示,你作为主管领导,有回扣拿哟~

允祹被忽悠上了贼船:&ldo;我得去看看账目。到时候跟皇上说,你可不能袖手旁观。&rdo;

&ldo;这还用说?&rdo;

‐‐‐‐‐‐‐‐‐‐‐‐‐‐‐‐‐‐‐‐‐‐‐‐‐‐‐‐‐‐‐‐‐‐‐‐‐‐‐‐

内务府的生财之道胤礽也是知道一些的,对于这种qiáng行发本钱进入赢得行业的作法,他也不算陌生。就是对他九弟有点不放心,用怀疑的目光把老九看了又看,胤礽没有一口答应,而是回来问老婆:&ldo;当年办西洋玩器买卖的事qg,你还记不记得?&rdo;

淑嘉眨眨眼:&ldo;记是记得,不过我没亲自办,只是听他们说说而已。&rdo;

胤礽又问了盈利qg况等,得知颇为可观,便把允禟的提议说了出来。

&ldo;啊?&rdo;

&ldo;怎么?&rdo;

&ldo;这事儿是内务府派人呢?还是只出钱?要是只出钱呢,亏了怎么办?可有做保的?&rdo;国有垄断大中型企业,亏损是常态,等到亏损得上头看不下去了要整改,可不就定要出什么状况了。不行,得告诉娘家人,这事儿不能再搀和了。官商什么的,最难搞了。

胤礽想了想,估计是想到了前任织造的可怕亏空:&ldo;赏些本钱,内务府派人只管看着银子账目,旁的事qg只管叫老九他们去做。&rdo;

老九那个只进不出的?淑嘉越发决定要让娘家退出这份买卖,皇后娘家又如何?真出了事儿,老九的姓儿就是护身符,旁人就没这个好运气了。朝廷上下现正在追亏空呢。

淑嘉小心地道:&ldo;先少给一点儿试试?&rdo;

胤礽苦着脸:&ldo;想多给也没有银子啊!&rdo;

&ldo;……&rdo;怪不得他连挣扎都没挣扎就已经默认想注资了,犹豫还只是犹豫老九是不是靠谱。

不管怎么说,允禟的初步愿望是达成了。淑嘉也派人往家里传了话,但是石府的回信就很值得玩味了。家里是赚了不少钱,然而人丁繁茂,女儿们又嫁得不错,嫁妆又是一大笔,真的很需要钱。

家庭会议的结果是:先观望一阵儿,九爷要真是不着调了,再说。

淑嘉颇为无奈,遥控就是有这一条不好!你觉得自己是真理党,人家也不愿意当牵线木偶不是?凭谁来看,国家注资,官府护航,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两下里怄上了气,还是苏州织造府来的一封信让石家人改变了主意。内务府注资这样的事qg,苏州织造那里当然是听到了的,蒋霆连忙回来跟淑怡说:&ldo;了不得!&rdo;

淑怡颇觉奇怪:&ldo;风调雨顺的,有什么了不得的事儿?&rdo;

蒋霆道:&ldo;你道内务府的钱是那么好拿的么?&rdo;他现在混这一块儿,比较熟悉qg况,一一解说,&ldo;比如盐商,拿了银子,逢到灾荒、战事、南巡……都要你&rso;乐捐&lso;一下儿,这哪受得了啊?&rdo;又举出例子,当年曹寅兼盐政的时候,某次有事,这货直接给康熙上书,咱们这里积极响应中央号称,每卖一石盐就捐一两银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