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禑没办过什么差,最低的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老四在内务府搞风搞雨,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没有皇帝支持,老四能这样gān?所以,只要李家没到砍头抄家的份儿上,他是不会出手的、也没理由出手。
&ldo;密太嫔是怎么知道亏空的事儿的?&rdo;淑嘉就觉得奇怪了,密太嫔一直在宫里,怎么倒像是对南方qg况很了解的?不对,李煦一定是跟密太嫔联系上了。
她猜得倒也不算错,内务府包衣世家也有联姻的,宫里规矩再严,在事qg不太紧急的时候还能遵守规矩。这种利益攸关、生死攸关的时候,当然要什么招儿都试一试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ldo;您别犯难,我就这么一问,回去好跟我婆婆jiāo差。她也是觉得,人没事儿就好。我们爷也说了,别太掺和进去了,&rdo;后半句是,省得惹怒了皇帝,罚得更重,&ldo;跟您说,就是防着到时候别说起来您不知道。&rdo;
淑嘉想了一想,道:&ldo;明人不说暗话,你去告诉密太嫔,叫李家老实些儿,别上蹿下跳的,没人喜欢不安份的人。皇上不想伺候先帝的人没下场,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安稳下来得了。再想要得更多,仔细水满而溢。&rdo;
淑惠得了准信儿,对丈夫那里是彻底有了jiāo待:只要李家别继续不长眼,他们家就没事儿。对婆婆那里,也算是有话说了。密太嫔对李家感观是很不错的,却也明白些道理,&ldo;一朝天子一朝臣&rdo;、&ldo;后宫不得gān政&rdo;,为李煦委屈一阵儿,主要还是打探消息,希望李家平安就行。
淑惠放心了,转而说自己比较在意的事qg了:&ldo;姐,弘旦的事儿,您不着急么?先帝周年都快到了,太子妃还没着落呢。别到时候来个措手不及。&rdo;这话也就她这个身份、关系才能提了。
男人得结了婚,才算是有担当了,这qg形与当年胤礽结婚是如出一辙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弘晰已经听政办差,担心的可不止是王掞。皇后系、太子系,都得小心着。
姐妹俩都是明白人,话不用说得那样血淋淋,淑嘉也明白过来了。
淑嘉没好气地道:&ldo;我倒是想,先前我是作不得主的。可他们看的那些,统统打了水漂了!名门闺秀,可惜了了。现在你也说了,周年还没过呢,除了自家妯娌,我哪能总召外命妇带着女儿过来?&rdo;
淑惠哑然,许久方道:&ldo;您想要什么样的媳妇儿呢?&rdo;
这回轮到淑嘉没话说了,想要什么样的?不由自己作主的时候,想也没用,自己能说得上话了,又觉得什么样的都不够完美。这婆婆心态,真是招人恨啊!
淑惠识相地转移话题,又说了一回外甥女儿:&ldo;乌云珠开始学针线了?&rdo;
&ldo;啊?啊!先学打个络子罢了。&rdo;
姐妹们东拉西扯了一会儿,淑惠回去给婆婆报信儿去了。淑嘉则在考虑:什么样的儿媳妇比较好?!
第244章演员没按剧本走
胤礽给三织造定了基调,杭州织造算是另案,下了密旨给他:把亏空还上,这差使还是你的。另外两个人,胤礽是一点功夫也不想跟他们耽误了,统统叫回京里来。
对于新当差的十三阿哥为曹、李二人说了一句:&ldo;他们虽是奴才,也是在江南经营数十年,一朝回京,不如有何安排?若是就此沉寂,怕面上不好看。&rdo;
&ldo;他们原就是包衣,主子用得着他们,给了优差,几十年间沽名江南、结姻帝室,还要怎么好看?!&rdo;胤礽一丝口风也不松,&ldo;他们比京中多少红带子、huáng带子都要惬意、威风,要怎样才叫他们觉得面上好看?内务府还有银子叫他们亏空么?&rdo;
允祥低下了头:&ldo;是臣弟想岔了。&rdo;这一个人再没人品,看到他从高处摔下来,不明真相的群众都会觉得惋惜,何况曹李二人对主子还是够恭敬的。
胤礽缓了一口气:&ldo;他们不适合管钱!别跟我提迎驾的事儿,杭州织造没迎驾么?先帝旧日奴才,我亦不想赶尽杀绝,只盼他们自己识相。&rdo;
&ldo;那‐‐这两处织造就出缺了。&rdo;您看谁合适啊?
胤礽皱一皱眉:&ldo;江宁织造给李锴,苏州织造么‐‐叫蒋霆去!&rdo;
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十三爷心里嘀咕着应命而去。
蒋霆,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他是谁了。这个李锴,却是头一回出现。李锴,字铁君,汉军正huáng旗人。祖父李恒忠,副都统。父李辉祖,湖广总督。这还不算,最要命的是,他老婆是索额图的女儿,此人称得上是家世贵盛,但是却很淡泊名利,而且,颇有才名。
前文没有提到他,是因为他太过低调。但是这个低调的人名气却还不小,胤礽把他挖了出来,也是用心良苦。
首先,为人好,不重名利自己家里还算有钱,犯贪污的可能xg就小。再者,曹寅在江南比李煦名声好很多,qiáng就qiáng在他结jiāo文人,而且自己比较有文化修养。若论起水平来,曹寅还要差李锴一截。曹寅会写诗词,但是李锴通的却是经学。
用李锴替曹寅,也是为了杜绝不良舆论。至于蒋霆,他是个老实人,这就够了。其实两织造不用有太大的才gān,肯用心办差,也就可以了。再者,新上任的两个人,家里也算是几代都当官的,自己即使无能,老婆却都是明白人,咳咳,说错了,是&ldo;即使自己无能、家族也会帮衬几个幕僚&rdo;。
曹、李二人身上兼的盐政也抹了,胤礽把这盐务给了李陈常,让他给曹寅还债,顺手把李煦的债务也给清一清。
江南事定,胤礽自觉也算是对得起康熙了,至少,他没动刀子,没bi老臣还债也没抄家‐‐够给面子了。
接着,他又接见了即将赴任的江宁织造与杭州织造,严令二人:&ldo;用心办差,毋效曹李之无能!&rdo;曹、李二人被四爷追债的遭遇大家都听说了,两人本就不打算贪的(潜规则下能收获的就不少,再伸手就属傻子了),答应得也是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