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他不认为阎褚说的是对的。
应采澜在心里赞了一句:【没想到啊,这小正太还挺沉得住气的!好田出好秧,诚不欺我!】
从家教看格局。
如果不是差了那么点气运,康亲王若坐了龙椅,哪还有现在的皇帝什么事儿?
而有阎佩瑜那样的人做太子的话,又何愁江山社稷不稳?
阎褚见阎允闻巍然不动,又道:“我就搞不懂你,为什么要跟乡巴佬一块儿玩?我才是你的兄弟,平日里我喊你出去玩,你对我爱搭不理的!反倒是那穷小子,一喊你就屁颠屁颠儿地出去,把咱们阎家的脸都给丢光了!”
应采澜听出来了几个意思:
第146章小叔子威武
其一,阎允闻说的疑似得了什么病的同学,叫做楚潇。因为入学晚,与阎允闻同班。
第二,楚潇平时没少被霸凌,很多时候是阎允闻在帮他;
第三,阎允闻不问出身,佩服楚潇的才学,跟楚潇做好朋友,引来了真正的堂兄弟的阎褚嫉妒;
第四,阎允闻回王府了,那些同学要对付楚潇。可在阎允闻的眼里,就那些人还欺负不上楚潇?
啧啧啧,现在的小屁孩,心眼都这么多的吗?
他们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啊!
不过,这俩差了两岁却同窗,也可以看出来,阎允闻的天资肯定是比阎褚要好的。
如此得出结论——皇帝要想不嫉妒康亲王,都很难啊!
老子坐了龙椅,赢了你。
结果,你生的儿子,都他妈比我的儿子强!
人家老大阎佩瑜,与阎襄不知道强多少。
老二太子小胜。
康亲王家老三,还是比三皇子阎稷要强一点的。
小四那就不是强一点半点的了。
阎褚比阎允闻大两岁,都在自家排行第四,却在同一个班。
这么搞心态,换谁都要黑化啊。
想来想去,皇帝始终提防康亲王府、还对阎佩瑜下毒手,逻辑上也就说得通了。
她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两个小屁孩倒是不吵了——
主要是阎褚单方面吵。
阎允闻每说一句都是踩着逻辑点的。
那叫据理力争,不能算吵架。
进入大厅后,分别坐下来,隔开了自然没得说了。
应采澜侧耳一听,偷听到了悄悄话。
但见阎允闻低头跟身边的书童说道:“赶紧让人去书院看着,别让他们扰了楚潇念书。他将来是要做大学问的人,不能被这些人耽误了。”
那书童应答:“是,四公子。”
瞧,虽然认定楚潇不会被欺负。
却还是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