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这么一拉扯,锯树效率嗖嗖的。
不过还是有个难点,就是只能锯到木段的一半。
因为剩下的一半在“底座”后面呢,让它拦着呢。
其实这也好办,将“跷跷板”掉个个就行了,就是让另外一头翘起来。
这样还不算完,因为中间那段是如何也锯不到的。
怎么办呢,也好办。
将底座拆了,将大木段放在上面,这样它就腾空了。
可以用锯子将中间那点锯断了。
有人会问,那之前为啥费那多事,直接将木段腾空不就行了。
还真不咋行。
因为腾空高度不够,锯子很难拉起来(底部空间短),效率太低。
那如果加高呢,也不太行。
因为两端很难锯,因为两端在支架上架着呢。
这样得费两遍事。
而且一个人锯哪有两个人效率快。
还容易跑偏。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还是孔爷爷的方法有用。
那可是众多木匠总结出来的好办法。
在没有机械的当下是最实用的了。
但咱还得说,真特么费劲。
但总算第一块木板切下来了。
非常平整,中间也没跑偏。
这和边月都控制力和神识的细致观察力是分不开的。
当然这些只有她自己知道。
边大哥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欣赏那块木板子了。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