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关于自己不是圣子的猜测日益堆聚……
虽然也曾百般祈祷自己不是圣子,可当自己真正不是时,心中又莫名恐慌。
众人对他的期望太高,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将他塑造成完美人物,虔诚得近乎疯癫。若是知晓他不是圣子,知晓这么多年的期望都托付错了人,他们会怎么办?
那他呢?又会是什么下场?
公子郁恼无处排遣,登上玉楼去寻宁熙。
昔日越国金枝玉叶,今朝已是亡国禁脔。
他对她不好,喜欢把自己的欲望发泄在她身上,那些年克制的物欲爱欲情欲,一股脑儿倾倒给她。
对圣子虚名的不满、自身缺失的愤慨、真相会被拆穿的恐慌,各种情绪糅杂在一起,让他患得患失,惊惧交加,急需一个宣泄口。
而宁熙,就是那个宣泄口。
他迁罪于她,认为是她勾引自己,是她破坏自己苦修。
若非是她,他还是可以道貌岸然扮演清心寡欲的圣子,是她害他一时意乱,她有罪,该受到责罚!
多年的压抑,已接近崩溃边缘,宁熙的存在正好撕开一个小小口子。
他觉得自己再也装不下去了,任何事物到极致时,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要么爆发,要么毁灭。
可是欲望,如何能够毁灭?他又不是真的圣子。
打小便知自己生性恶毒,绝非良人,却偏要扮作圣贤,遏抑一切,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孽力回馈,如山呼海啸,天塌地陷!
彼时越是克制束缚,此时更是恣意放纵。
玉楼多次唤人叫水,族中长辈心生忧虑,劝他应当节制。
“节制?”公子似笑非笑,“昨夜神明托梦,叫我纵情声色。”
长辈瞬时哑然。
啊……是神明托梦,是神明指示呀。
虽然不懂这般指示有何意义,但只要是神明指示,那便是对的。
于是他们不再拘束着公子,甚至筛选美女送入璧城。只是公子未曾接受,他只喜欢折磨自己的禁脔。
公子看着他们举止与反应,觉出几分可笑。
原来“神明指示”这四个字这般好用呀……
公子对于宁熙的发泄,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
他常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她,对她说:“年幼时总是渴慕饴糖,但长辈管束,终不得一尝。
“如今天下饴糖奉于面前,我也可以尝尝幼年求而不得的那枚糖块儿。可刚入口便大失所望,它一点儿也不好吃,不仅不好吃,还难吃到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