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五岁的宁熙与同岁的公输玉定下婚约,待到十五岁及笄那年正式迎娶。
自此以后,没有人再开宁熙与宁笥的玩笑,若说起夫婿一事,必先提到的定然是那位公输家嫡子。
宁熙倒觉得没什么,只是宁笥与她渐渐疏远了,或许是因为她是有婚约的人吧。
没有宁笥陪着说话,看书久了便会觉出无聊,盯着窗外发愣,恰好看到宫侍搬着一尊青莲巨佛进来。
这个国家,供着一神一佛,神为金乌太阳神,佛即为青莲闭目佛。
佛本无相,不分男女。
所以这鎏金的佛像也瞧不出性别,似男非男,似女非女,闭目垂首,慈祥悲悯。
宁熙看着那神像紧闭的眼,联想到世人的跪求祈愿……
神佛真的会帮忙达成心愿,普度众生吗?瞧它闭目塞耳的样子,分明是只觉烦扰呀。
心愿的达成,具有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可能是那件事本身就会发展成那副样子,只是到达的时间稍缓,人们却将它归功于神佛,虔诚贡奉;若是心愿不能达成,他们便贡奉得更加虔诚,着实无解。
若自己是那青莲巨佛,应当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吧,旁人的事,与她何干?她为何要救苦救难?
这种怪异的冷漠自私的想法,自出生起便一直在心头盘旋。
宁熙想,或许她就天生是一个冷心冷肺的坏小孩,这辈子都不会被任何事物暖化……
第六十三章
八岁时,西边使臣来见,说自家公子好奇未来妻子的长相,特来求一副画像。
越国国君让宫内最好的画师为宁熙绘制肖像,神情样态事无巨细描绘清楚。可是据闻这画刚放到公子手上还未拿稳,便被风吹走,掉落火堆被烧得一干二净。
十岁时,公子走访越国,亲临王宫,就是想看看未来妻子的长相。
然而宁熙在他抵达的前一日失足落水,此时正高烧不退。国君怕病气过给他,便隔了道厚重屏风在两人之间。
屏风是丝绢制成,上面绣着繁复花卉,另一头的景象被花团锦簇扰乱,根本看不清楚。
透过细窄缝隙,瞧见半截雪白臂膀从人堆中探出,花凝玉就,欺霜赛雪。腕子上还挂了副叮当镯,轻轻一动便响个不停,叮当、叮当、叮当……
十二岁时,周天子去岐山祭天,六国国君与亲眷随行,宁熙也在其中。
公子属意见未来妻子一面,越国国君也想让宁熙见公子一面。便在公子去内堂休息时,安排她去奉茶一壶。
然而齐国公主央乐不知从何得到相关消息,截断宁熙与公子的会面。
公子盛名天下皆知,央乐也早想一窥尊貌,此次便假借宁熙的名号,于内堂得见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