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会想方设法踩着皇后,尽量不让她翻身,最好能把皇后取而代之。
如此一来,皇后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管太子。
她必定会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后之位而绞尽脑汁,每天活得战战兢兢,生怕哪天就被别人取而代之。
沈正则想了想,点头:&ldo;大嫂说的也是哦。&rdo;
他脑瓜子毕竟灵活,立即就想到,如果皇后倒台了,那自己家里跟皇后合伙做生意,岂不是也要一起跟着倒霉?
沈正则有些紧张的问顾元元:&ldo;大嫂,皇后这样胡来,对我们家没有影响吗?&rdo;
&ldo;那个玻璃镜是你发明出来的,现在跟皇后合伙赚银,皇后又为了太子大把捞钱。&rdo;
&ldo;要是让皇上误会,觉得我们一家也跟皇后一起,站在太子那边,那岂不是糟了?&rdo;
顾元元想了想:&ldo;这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rdo;
&ldo;你们知道的,所谓的跟皇后合伙做生意,实际上,真正的合作方是皇帝。&rdo;
&ldo;只不过皇上怕影响名声,被人说他与民争利,所以才让皇后出面的。&rdo;
沈正则眉头皱成一团,十分纠结的问道:&ldo;那既然皇后是帮皇帝出面做生意,赚来的银子都是帮皇帝赚的,皇后为什么还要这样狮子大开口?&rdo;
&ldo;难道,她以为皇帝不知道玻璃镜这么赚钱,所以想做假账?&rdo;
咦?!
还别说真有这个可能。
在这之前,大齐朝从来没有玻璃用品。
极少数出现在市面上的琉璃产品,是从海外来的,漂洋过海的物件,物以稀为贵,就被炒成了天价。
玻璃产品比琉璃更加晶莹剔透,质感更胜一筹。
它的出现,一下子就把琉璃比了下去,成为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顶级奢侈品。
晶莹剔透的美感会让人忽略它的成本。
这一点,从皇后当时听说玻璃镜的成本价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极大震惊,就能体现出来。
如果,皇后没有把玻璃镜的成本告知皇帝,那么皇帝以为玻璃镜的成本颇高,完全是有可能的。
皇后可以利用这样的信息不对等,从中狠赚一笔差价。
如此一来,也就说得通,她为什么把镜子的价格定得这么高。
毕竟她玻璃镜所赚的银子,有很大一部分归于皇帝,皇后想要大笔银子,就只能调高价格。
可这样,大部分的风险就都被转移到将军府头上。
因为皇帝不知道玻璃镜的真正成本,一旦最后事情暴露,他肯定会以为将军府和皇后联手坑他。
沈长盛吩咐沈正凌:&ldo;你把这一批商品的成本价格整理出来,我明天拿去交给皇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