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等明年,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面世,海外,就会成为大齐人民心里的藏宝地,什么都有。
自然有一些大家没见过的稀奇之物,也就不奇怪了。
谈话结束,沈长盛揣着放大镜就进宫了。
皇帝年纪也不小了,视力下降,不管看什么东西,只要距离远一点,就是花花绿绿的一片,根本看不清。
沈长盛送上放大镜,真是太合皇帝的心意了。
皇帝大笑道:&ldo;这物件,朕以前从未见过,也未曾听闻,想不到沈爱卿手里,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东西。&rdo;
别看这话是笑着说的,实际上却有几分不满的意思在里面,还带着一丝敲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整个天下都是他这个皇帝的,最好的,最稀少珍贵的东西,合该只有他这个皇帝才能享受。
但是现在,沈长盛手里,居然有他这个皇帝都没见过的放大镜!
皇帝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自然就不高兴了。
不过对于一向以明君自我标榜的皇帝来说,当然不能因为这种小事,就喝斥臣子,那不是昏君了吗?
所以,皇帝就用这种方式敲打沈长盛,让他谨记臣子身份。
沈长盛哪听不出来皇帝的意思,他只做不知,以平常的语气,笑道:&ldo;回皇上的话,臣这是借花献佛。&rdo;
&ldo;臣和皇上一样,在见到放大镜的实物之前,对此物件闻所未闻,更别说到处收罗。&rdo;
&ldo;说来也是运气,皇上知道的,臣之前有间杂货铺,专门收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售,不过生意不好,门可罗雀,反正一年到头都是在亏银子。&rdo;
&ldo;这回把孩子接回京城,就想着这铺子反正不挣钱,还不如空出来,给孩子学做生意练练手。&rdo;
&ldo;腾空店铺的时候,找到这个放大镜的镜片。&rdo;
&ldo;当时,就中间那块镜片。&rdo;
&ldo;既不好拿,也不好用,臣的长媳就想了个办法,让匠人给镜片做个箍子,再做个手柄,这样使用起来才方便。&rdo;
&ldo;找人加工的时候,就想着这是我们大齐朝独一份的东西,自当进献给皇上,为皇上分忧,所以特意选了好材料。&rdo;
&ldo;其实,臣进宫之前,心里一直在打鼓,生怕这放大镜不起作用,那皇上就还得跟以前一样辛苦,太小的看不清东西。&rdo;
&ldo;现在眼看这放大镜对皇上来说,确有作用,臣就放心了。&rdo;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皇帝果然被沈长盛一席话说得眉开眼笑。
这回是真笑,而不是像刚才那样,笑意不及眼底。
皇帝对沈长盛道:&ldo;难得你有这份心,朕特别高兴。&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