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读书人清高,做这些经济营生会让看不起,觉得丢了读书人的脸面,但是,沈正则如果卖这些书又不一样。
她给沈正则讲的这些故事,都是挑选过来的,是一些有针对性的,关于礼仪、理法、规则、人性、教育、应变等等道理的故事。
比如说,孔融让梨,比如说,孟母三迁,再比如说,农夫和蛇,东郭先生和狼,还有一些诸如掩耳盗铃、南辕北辙、自相矛盾这种寓言故事,都寓意深长。
其中还时而穿插着一些前世资讯发达时的小段子,就比如那个不需要跑赢老虎,只需要跑赢同伴的故事,浅显易懂,却又道理深刻,特别适合这个开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让人知道这些故事是他写出来卖的,非但不会看不起他,指不定还会引起哄动,小小出名一把。
顾元元想到这里,又有点担心,沈正则到底年纪太小,这件事情万一闹大了,他小小年纪就飘了,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
顾元元想到这里,对沈正则说道:&ldo;正则,来,大嫂今天再给你讲个故事。&rdo;
沈正则高兴:&ldo;大嫂今天要给我讲什么?&rdo;
顾元元说:&ldo;就给你讲个伤仲永。&rdo;
沈正则竖起耳朵听。
顾元元把方仲永的故事稍微改动了一下,说道:&ldo;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姓方的人家,生了个十分聪明的儿子,叫方仲永。&rdo;
&ldo;三岁识字,五岁成诗,七岁下笔如有神,文章锦绣。&rdo;
&ldo;一时间,天才之名远播。&rdo;
&ldo;不但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方仲永的天才之外,还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了。&rdo;
&ldo;于是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就为了看一眼这所谓的天才。&rdo;
&ldo;有不少人,不惜花费大笔银子,换取方仲永的诗词文章。&rdo;
&ldo;更有些人不求诗词文章,却愿意花银子,跟方仲永见一面,沾沾天才的才气。&rdo;
&ldo;方仲永的家里人被白花花的银子眯了眼,不肯再叫方仲永好好学习,而是成天都替他接一些诗词文章的任务回来,再不然就是把他带出去,跟这个老爷见面,跟那个少爷见面。&rdo;
&ldo;如此没过两年,方仲永才气已尽,什么诗词文章也都写不出来。&rdo;
&ldo;以前那些慕名而来,只为见他这个天才一面的人,也全都离开了,不再追捧他。&rdo;
&ldo;一代天才,就此泯然众人,从此陨落。&rdo;
&ldo;后来,就再也没人听过方仲永这个人怎么样了。&rdo;
小豆丁十分聪明,听完伤仲永的故事了,眨巴着大眼睛问顾元元:&ldo;大嫂,你是不是怕我被银子迷花了眼,以后就不肯再好好读书啦?&rdo;
没想到小孩儿这么机灵,一下就猜出她想要表过的真正含义。
顾元元笑子笑,揉了小孩头发一把,答道:&ldo;是,你说的没错,就是这个意思。&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