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家人听他这么说,便又高兴起来。
本来嘛,因为沈娇娇嫁去镇上,老沈家人还想着嫁妆怎么也不能太难看,要给她好生准备,省得婆家看轻,现在既然吴公子本人这么说,那他们不给嫁妆,也没什么。
不过大房沈长兴和赵水仙两口子觉得,他们家沈娇娇好不容易能嫁到镇上去,在灵湖村这一辈的姑娘当中都是头一份,自然不能寒酸了,嫁妆还是要给的。
最多,老沈家不贴钱,只把吴公子送来的五两聘礼银子全置办了嫁妆陪嫁回去就是。
不过这个提议受到老沈家其他人的一致反对。
沈老太觉得,吴公子自己都说了不用陪嫁,他们老沈家又不是多有钱的人家,干么还要花钱给沈娇娇置办嫁妆?
郑金枝更是阴阳怪气的说,大房这是拿公中的钱给沈娇娇做脸。
村里人嫁闺女,聘礼给得再多,都很少有把聘礼全部折合成嫁妆,让姑娘带出去的。
这镇上吴公子聘礼没比别人多给一分,甚至比有些村民还不如,聘礼出得更少,大房还想把东西全都给沈娇娇陪嫁,那不是占公中的便宜?
郑金枝说:&ldo;大哥大嫂想给娇娇陪嫁我没意见,不过不能让公中出钱。&rdo;
&ldo;你们用大房的私房给她陪嫁,陪多少都跟我没关系。&rdo;
总之,最后经过各种争吵、扯皮,最终同意,老沈家给沈娇娇出二两陪嫁银子,如果还想再多的陪嫁,大房自己想办法。
就是这二两银子的陪嫁,也是有条件的,三房提出,以后沈珍珠出嫁,最少也要老沈家给二两银子的陪嫁,如果男方聘礼给得多,陪嫁银子还得多给点。
而镇上的吴公子,自从下聘的时候来过一次之后,之后就好像没有这回事。
按理说,定了亲就该送年节礼了,可端午的时候,老沈家既没见吴家的人到,也没见吴家的礼到。
老沈家人有些着急,沈娇娇更是生怕吴公子对这门亲事反悔,一时急得不行。
赵水仙就让在镇上给人做账房的沈长兴赶紧去打听情况。
过了几天,沈长兴回来说:&ldo;没事!&rdo;
&ldo;吴公子端午没琮我们家送节,是因为过节的时候,铺子里生意好,人走不开。&rdo;
&ldo;吴公子对我们家娇娇那是十分满意的,这门婚事更是算数的,。&rdo;
&ldo;吴公子说了,等日子到了,他会找人上门来迎娶我们家娇娇的。&rdo;
吴公子订下的婚期是中秋之后,说八月二十二是黄道吉日,到时候派花轿来接沈娇娇过去。
可这会儿端午才过去一个多月,离八月二十二还有一、两个月,吴公子这么悄无声息,连句话都没让人传,沈娇娇心里实在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