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我就不说那么长远,什么考状元当大官的事,单说他就是考中秀才,朝廷就能给家里免五十亩地的税赋,单凭这个,每年省下的就是一大笔粮食。&rdo;
沈长富嘀咕:&ldo;说得轻巧,那也得他能考中才行啊?&rdo;
&ldo;这都读了多少年书了?连个童生都没考回来,还想考秀才……&rdo;
沈老太气得拿起手里的筷子往他头上劈头盖脸打过去,嘴里骂道:&ldo;我打死你个黑了心肝的,你敢咒你弟弟考不上!&rdo;
沈长富抱头躲避,一边回嘴道:&ldo;我那怎么是咒他?我说的是事实!&rdo;
说到这里,他也来气了,大声道:&ldo;童生年年考,年年不中,还不能说了?&rdo;
&ldo;反正我没这么多钱,供些不相干的人读书。&rdo;
&ldo;要么,你们把正武也一起送去读书,要么,以后我赚回来的钱,不会再交给家里半分。&rdo;
沈全福心里一惊,喝道:&ldo;闭嘴!&rdo;
&ldo;我还没死呢,家里什么样,还轮不到你说话。&rdo;
沈老太骂道:&ldo;家里想要供个读书人出来,还不是为了你们好?&rdo;
&ldo;到时候长荣考了功名当了官,你们不也跟着一起沾光?&rdo;
又是这句老调重弹的话。
真当他们三房都是大傻子呢。
沈长富心里的火气&ldo;蹭蹭蹭&rdo;直往上冒,早就堵在心里的那些话就不管不顾冒了出来。
&ldo;我听说过儿子考功名,孝敬娘老子,让娘老子享福的,没听说过,当弟弟的考取功名当了大官,孝敬哥哥,让哥哥享福的。&rdo;
他冷笑:&ldo;与其一直花这个冤枉钱供不相干的人读书,还不如把钱花在自己儿子身上,让他读书。&rdo;
&ldo;把亲儿子供出来比什么都强。&rdo;
这话,确实有道理,就是太扎心了。
特别是对现在的老沈家来说,三房如此不配合,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沈全福一开始倒是想用一家之主的身份压制三房,只是三房这回铁了心不当冤大头。
沈长富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句:要么,把他儿子一起送去读书;要么,老沈家谁也别读书;要么,三房赚钱的一分也不上交。
成年儿子一旦态度坚决,年迈的老子说话也就起不了什么作用。
最终,是以沈正礼去村塾读书,三房从此赚钱不用上交给老沈家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