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诚接过信,拆开后,看了一眼,顿时眉头紧锁。
杨建昌在信中说,让叶诚取消海禁和出海执照。
如今,江南的士绅和朝中的大部分官员都反对这件事。
很多官员去了太庙哭庙。
他们内阁顶不住压力了,但是皇帝力挺叶诚,所以他们写信来劝说叶诚放弃这件事。
还说叶诚不要与民争利,这个出海执照也弄不到什么钱。
还说现在大家抵制新法,不会有人购买出海执照的,最后也不可能卖到一千万两银子。
可能最后只能卖到几十万两银子。
说这个不过是蝇头小利而已。
不要为了蝇头小利得罪了江南士绅。
这封信上,还有其他内阁成员,诸如李旻海等人的签名。
“陶大人,你觉得这次拍卖会一定会搞砸,所得只是蝇头小利?”
叶诚道。
“侯爷,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恩相说的,可能没什么人会参加吧。”
陶然之道。
“呵呵,我明知不可为,偏要为之,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叶诚的脸部轮廓透着坚毅和不屈。
这让陶然之心神一震。
可是,想到这次江南抵制的声浪,他又皱着眉头,露出苦涩的笑容。
“大人,大势不可违,咱们还是算了吧。”
陶然之长叹一声,劝说叶诚。
现在这件事闹得整个江南都人心惶惶,群情汹涌,连他都顶不住了。
这几天,他至少收到了十个同僚、同乡或是其他官员的来信。
他们在信中怒斥陶然之与阉党为伍,祸国殃民。
“陶大人,纵然是内阁来信,也改变不了我推行新法的决心。”
叶诚目光坚定,心如磐石。
新法势在必行!
就算是天王老子,也改变不了叶诚的决心。
“侯爷,自古变法,无不流血,侯爷执意如此,那在下只能舍命陪君子了。”
陶然之眼看劝说不了叶诚,只能无奈地叹了声。
“多谢陶大人。”
叶诚起身朝着陶然之作揖。
陶然之连忙摆手,道:“不敢当!
侯爷的新法自然是为大周着想,在下敬佩。”
说完话,陶然之转身离开了。
“竟然不是为了我的事情!”
杨珺从屏风后面走出来,撅着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