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我靠抽卡打天下 > 127 第127章 拥兵自重 在红巾军三(第3页)

127 第127章 拥兵自重 在红巾军三(第3页)

等船到羊城,准备换乘海船时,他手底下已经有了二十几个组员,而且都是他自己亲自接触、挑选出来的。

说来也怪,他从小在楚州节度使府长大,十几岁就入伍,进去就是百夫长,领着一支队伍,当时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如今领着二十几个人,反倒从中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在羊城过年时,康靖见到了千里迢迢赶来见他的义父姬长恩。

红巾军有专门的驿递机构,也承接民间的书信、包裹收发工作,所以康靖出门在外,也经常给家里写信。只是他行踪不定,没法收到回信。但他也没想到,姬长恩会亲自到羊城来。

父子两个别后重逢,又是心结已解,本该大醉一场,但是红巾军禁酒,姬长恩只好领着义子去了饭馆,叫了一桌子的肉菜,大吃一顿。

几日之后,他将康靖送上了船。

这是一个晴天,朗日高悬、天高海阔,前方一片波平。

……

红历六年,五月。

麦收刚刚结束,黄澄澄的麦子收进了仓库,人们脸上便始终洋溢着欢快的笑意。

怎么能不高兴?

大黎也才没了几年,百姓们都还记得,从前这里还是大黎的青州节度使治下时,地里的庄稼收上来,差不多有五成要被交上去。

单说田税,其实是没有那么高的,虽然比不得红巾军的十税一,但也就是十税二左右,但除了田税,还有人头税和其他摊牌的杂税,林林总总一加,就这么多了。

风调雨顺的时节,日子倒也勉强过得下去,虽说吃不太饱,但也饿不死人,一家人忙活一年,紧巴巴的也活下来了。

但旱灾一来,地里没了出产,税却还要照交,这日子还怎么过?

死的死,逃的逃,那几年,青州人口锐减了许多。好不容易熬过来了,却又先后被云州、江州占去,他们搜刮得比大黎的朝廷更狠,日子仍是不能过。

若不然,青州也不会州州县县都有人举旗起义、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义军。

现在好了,起义军学的是红巾军,说十税一,就当真只收这么多,没有摊牌,没有孝敬,也没有例捐,地里收上来的庄稼,九成都能自个儿留下!

即使是最吝啬最俭省的人家,现在也敢将麸皮筛出来,做一顿暄软香甜的白面馒头吃。

这也有个道理——虽然起义军是当真有道义,但是这样的日子究竟能不能长久?没有人知道。这几年来的灾荒与战乱,已经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失去了对未来的判断与期许。把家里的粮食存着,万一又乱起来,也是保不住的,倒不如现在自己吃了,至少混个肚饱。

人吃得饱,脸上的精神也好,连走路似乎都带着风。

卓芳跟宋游并排走在人群之中,看到他们脸上的笑意,自己也跟着笑起来,“我以前读书,上面写到国计民生,总难以领会。如今亲眼见过了,才晓得生计艰难。好在我们这里的日子,总算是在慢慢变好。”

卓芳当初是赶鸭子上架,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能做到什么程度,中途很多次都觉得无法再坚持下去,但咬牙挺过来了,似乎也没有那么难。

至少,她没有辜负那些选择跟随自己的人。

“会越来越好的。”宋游也笑。

卓芳说,“我的能力便只有这些了,若要越来越好,恐怕要等青州加入红巾军之后了。”

对于彻底加入红巾军这件事,一开始的时候,卓芳心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顾虑。红巾军会不会是在骗自己?她们的日子真有说的那么好吗?她们真的能对我们青州人一视同仁吗?想来想去,头都想大了。

但是随着宋游一次又一次拒绝她,总说“时机未到”,卓芳再说起这种话,反倒越来越坦然了,张口就来。

她本以为,今天也会收到一句“时机未到”,谁知宋游开口,说的却是,“快了。”

卓芳一怔,反应过来之后,连忙抓住宋游的手,问道,“当真?”

“我岂会用这样的事说笑?”宋游反问。

卓芳闻言,慢慢笑了起来。

她心里仍然是喜悦的,但已经可以控制住自己,又说,“是啊,这不是能说笑的事,况且你一向是说话算话的。”

但她也知道,机会是自己挣来的,要加入红巾军,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行的,必须要拿出行动来。于是立刻拉着宋游,回了住处,召集手下的部将们商议大计。

对于接下来的规划,宋游没有隐瞒过他们,甚至是一早就对众人说清楚了的。

红巾军意在江州,但江州人给明月霜戴了不少高帽子,说红巾军没有不义之师,行动必定要讲大义名分。既然如此,红巾军就给他们大义名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