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抱着这样的念头,他身为一位强藩之主,才会如此主动向红巾军靠拢。
但是很显然,他选的这条路,有人并不想走。
更叫姬长恩难过的是,这件事,从来没有来过楚州的明月霜,却看得比他更明白。
也不知道该说是旁观者清,还是天底下的人为了利益会做的事都差不多。
明月霜在信里摆事实讲道理,告诉他什么都想保全,最后只会让局面彻底崩溃。他既然知道破而后立的道理,也就应该能想到,这个过程绝不可能是和平的。她们如今能做的,就是将混乱和战争控制在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全楚州的底层民众。
事到如今,窦娥都已经站在他面前了,姬长恩其实也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别的选择。
但明月霜这样的周全细致,还是让他心下熨帖。
无怪红巾军内部的人们如此尊敬她、爱戴她。但即使是明月霜也知道,她不可能讨好所有人,这世上也总有人会不喜欢她,不满意她的政策。
取舍之间,就是明月霜能站在如今这个位置的原因。
而现在,轮到他做出取舍了。
虽然姬长恩认为,早在很久以前,他就已经做出这个选择了,如今不过是去实现它。
……
姬长恩并不是个喜欢排场的人。
所以他也很少像秦霸那样,动不动就置办宴席,招待治下大小官员,于觥筹交错之间,彰显自己对本地的掌控。
在姬长恩看来,这样不仅靡费钱财,还影响那些真正想干实事的人。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跟秦霸比起来,他是更有底气的,所以不需要用这种露骨的方式,来标榜自己的身份与权威。
但不管怎么样,他确实很少折腾这些,所以,当他在这不年不节的时刻,忽然召集楚州上下文武官员,让他们到阳城来见自己时,所有人都能够隐隐地感觉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心中坦然的人,当然可以什么都不在意,只管前往。
但心中有事的人,却难免惴惴不安,忍不住要做些自己认为足够保险的安排,才好安心。
殊不知,这一动,就落在了窦娥和姬长恩的眼里。
姬长恩看着报上来的各种消息,面色越来越难看。这种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明月霜做决定之前,他虽然已经察觉到了一些端倪,但也没有做过试探,因此也就不知道,原来很多他以为还可以信任,或者即便有私心也不妨碍大局的人,早就已经不是他印象中的样子了。
“窦司长,让你见笑了。”他放下手中的文书,语气颓唐地道。
窦娥摇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如此也好。”姬长恩说着这种话,却是忍不住长叹一声,“明将军说得对,不破不立,我若不狠下心来,楚州数百万军民的性命,旦夕操于人手矣。”
他是脾气好,又不是没脾气,何况还是这种以当下的风气和传统来说,最无法容忍的背叛行径。
越是亲近,他心底的怒意就越盛,也越是无法容忍这些人继续在楚州作乱。
所以那种颓唐的姿态也只是一瞬,窦娥甚至不确定,其中究竟有几分是做出来给自己看,以便让她在明月霜面前说几句好话的。
到底是一镇之主,统帅整个楚州二十多年的人物呢。
不过这种心机并不讨厌,所以该说的话,窦娥还是会说的。
当然,尽管局势糜烂到了姬长恩有些难以接受的程度,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好消息——即使是在这样的境况之中,也仍旧有不少人忠于姬长恩,表现得十分安分。
这天晚上,姬长恩秘密召见了其中一人。
既然大家都有安排,那他当然也要做一些准备。
窦娥知道这件事,不过她没有参与。在姬长恩公开宣布加入红巾军之前,这一切都仍然算是楚州内部的家务事,让他自己去处理更合适。
这一夜,估计有不少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窦娥倒是睡得很好,一夜好眠之后,精神抖擞地跟在姬长恩身边,与他一起出席了这场云诡波谲的宴会。
她们甫一出现,宴会厅内的所有视线便都聚焦了过来。其中有一部分人看的都不是姬长恩,而是跟在他身边的窦娥,很显然都已经提前得到消息,知道了她的存在。
窦娥面带微笑,十分坦然地站在姬长恩身侧,并且没有刻意落后半步,显然是自觉身份上能与他平起平坐。
这个小小的细节,在众人心中掀起了怎样的波澜,就只-->>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