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这位又是坚定的无产阶级。
他心里觉得可惜。
“苏老师,你的想法很好。我认为,这种事情义不容辞。”
苏青玉眼睛一亮,“元先生的意思是,准备做点什么?”
元归点点头,“其实我也在思索自己能做点什么,可惜前线战事不是我们这些商人能够插手的,但是能为战后的这些英雄出一份力,我感到很荣幸。”
“元先生,谢谢你!”苏青玉真心道谢。
也不计较元归心里怎么想了。
他能做好事就行。
这世上也只有有回报的好人好事,才能够长远下去。
特别是元华这种需要付出成本的好事。
“说来惭愧,我其实不打算元先生掺和这事儿的。”她一脸真诚,“毕竟上次知青的事情也是找了元华。”
元归仔细看她,觉得她情真意切,不像是虚伪的。也看不出来是说假话,还真怕这位正直过头的无产阶级苏老师以后真这么干,立马道,“苏老师千万不要这么想,这些事情元华都不会拒绝。你可不要忘了,我现在也是华国的一份子啊。我很希望能为华国做贡献。”
“元先生高义。”苏青玉赞扬道,想着既然这位元先生这么说了,未来她也不需要客气了。
羊毛没了,不是能继续长吗,一茬一茬的。
而且每次她都带着丰厚的回报,这羊毛只能越长越多。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
第226章
对于帮助退伍残疾军人就业的事儿,元归显得十分感兴趣,晚上还留苏青玉共进晚餐,再详谈这事儿。
他想做点事儿,又得避开敏感点,所以通过这位纯真的无产阶级苏老师才更方便。
苏青玉对于未来的一些企业还是了解的,就给了他一些建议。
比如一些退伍军人伤势不重的,可以搞养殖,腿脚不便的,可以搞手工。还可以帮助一部分学历不够的退伍军人继续深造。
各行各业都能培养。
苏青玉道,“到时候就业分配,我们小红旗可以分担一部分。虽然不多,但是起个带头作用。元先生也认识很多单位了,可以让他们也收一些。哎,要是元先生能在内地建厂就好了。”
元归倒是想自己建厂,如果他自己建厂,倒是能省下很多事情,但是现在虽然华国已经改革,却对于雇佣工人方面很敏感。
如果他出资建公有制厂,也不是不可以,到时候这厂子可以给他代加工,作为他的代加工厂,倒是也能赚回来。
作为资本家,花出去的每一分钱,他都是能想着法子给弄回来的。就是这弄回来的方式要好看。
他又考虑起了公私合营。不过想到华国的公营单位里的一些弊端,他心里也实在接受不了。
他宁愿高薪酬高要求,也不想养着一堆人,然后拿出条条框框反而来管制他。
苏青玉见他拧眉考虑问题,知道他在考虑怎么办厂,也不知道他是在考虑如何靠着这事儿赚钱,还是如何花钱帮助人。苏青玉干脆为他分忧解难了,就道,“不过,我倒是有个法子,不知道元先生有没有兴趣。“
元归十分配合道,“苏老师请讲。”
“其实完全不用雇佣工人,完全可以以股份形式来做这件事儿。比如元华集团出资一部分,然后这些退伍军人以劳动力入股,工资以分红形式下发,这不就行了?每个人都是老板,只是元华股份最多,管理权在元华。这样一来,工人们也能受到激励,不担心他们在岗位上混日子,元华也不用白白投资一笔钱出来做善事,虽然元先生不在乎,但是能够一举两得,我觉得还是更合适。”
元归握着酒杯的手紧了一下,眼睛发亮。
“这确实也是一个好办法。没想到苏老师还知道股份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