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那我们该如何做?”蒯越又问道。
“既然除掉大耳贼对我们有利,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蒯良微笑反问,蒯越奸笑,赶紧点头答道:“兄长高明,小弟明白了。”
或许还真用不着蒯良兄弟煽风点火和落井下石了,因为蒯家兄弟陪着刘表审问黄忠和庞统时,很快就从刘磐麾下的得力大将兼知交好友黄忠口中,发现了另一个巨大疑点——黄忠如实交代,他在随刘皇叔撤退的荆州兵口中得知,徐州军队在追杀撤往衡山的刘皇叔队伍时,在即将追上刘皇叔队伍后队时,忽然又莫名其妙的全线撤退,这才让刘皇叔的队伍主力逃回了博望,否则的话,刘皇叔就算不死,冀州兵居多的队伍也非得伤亡惨重不可!
“大耳贼!难道你真和陶贼暗中勾结?!”狂怒之下,刘表几乎就要下令立即擒杀刘皇叔,幸得黄忠又介绍了另一个重要情况,说是张飞突袭擒杀陶副主任几乎得手,只是被陶副主任跳河逃生这才功亏一篑,考虑到这一点很难做伪,再加上确实没有真凭实据,还有蔡瑁、刘先和和韩嵩等人的极力劝说,刘表这才暂时压下怒气,决定坚持把刘皇叔扣在襄阳,然后等查明了事情真相再做打算。
还别说,蔡瑁将军在阴人方面虽然心狠手辣,但是在对待朋友方面却还算比较够义气——比方在与徐州军短暂蜜月期时,就曾经救过杨长史一次,所以尽管刘表再三交代保密,但是张绣书信的事,还是在当天晚上通过一些特殊渠道,捅到了刘皇叔和诸葛亮的面前。而听到了这个消息,饶是诸葛亮再怎么的足智多谋,智计百出,也惊得跳了起来,脸色大变的惊叫…………
“不好!想不到陶使君如此卑鄙!在战场上杀不了我们,就想通过离间手段陷害我们,让刘景升出面取我们的首级了!”
“如何应对?”刘皇叔也是大惊失色,道:“景升公把我们软禁在襄阳城中,想来是已然生疑,我们若不设法辩白,必被陶贼奸计所害啊!”
“战场百计之中,离间计最是难破。”诸葛亮铁青着脸说道:“因为人心一旦生疑,就必然会疑邻盗斧,看什么都觉得破绽百出!而且我们这次也没对景升公尽说实话,景升公再仔细调查下去,必然会发现破绽疑点越来越多,对主公更生杀意!”
“那当如何是好?”刘皇叔更是慌了手脚,道:“要不,请你的叔父出面,替我们辩白解释如何?”
“不可,景升公今天故意没有召见叔父,想来也是对叔父生出疑心了,请他出面辩驳,只会使事情越来越糟,说不定还会把叔父也牵扯进去。”
诸葛亮继续摇头,又阴沉了着脸盘算了许久,诸葛亮心中突然一动,忙问道:“主公,如果亮没记错的话?今日在席上,景升公好象还说过,徐州军的求和使者不日就将抵达襄阳?”
“有这事。”刘皇叔点头,又补充道:“还连使者的身份都说清楚了,是蒋干。”
“有救了!”诸葛亮顿时鼓掌,笑道:“张绣与徐州军渊源极深,他出面离间主公与景升公,景升公定然不会轻信,以陶使君的狠毒性格,也必然不会冒着牺牲张绣队伍的危险行此把握不大的离间计!而且蒋干来的时机也太过巧合,与张绣献书离间是一前一后,所以亮敢断定,这个蒋干必然还肩负着特殊使命,执行陶使君间杀主公的下一步计划!我们只需从他身上下手,就一定能揭穿陶使君的离间毒计,甚至还能乘机反过来除掉张绣,为主公独霸南阳创造机会!”(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四章 变数
(PS:双倍月票只剩最后三个小时,手里还有月票的朋友,请别客气,用力砸给纯洁狼吧。)
因为着急建功立业,在徐州军中当了好几年米虫的蒋干先生为了早点让同僚对自己刮目相看,两天后就抵达襄阳城外的汉水码头,对此,杨长史借给蒋干先生的亲兵队长李郎当然是牢骚满腹,一是嫌日夜赶路太过辛苦,二就是嫌蒋干先生不懂变通,太过古板正直,委屈自己不说,还连累了徐州军中资历排进前列的李郎将军吃苦受罪。
也不能怪李郎挑三拣四,关键是蒋干先生实在有些过分,在差旅费十分充足的情况下,能力平庸品德却不错的蒋干先生竟然还想着为公家省钱,连一个厨子都舍不得雇上船,每顿都是让随从鼓捣些白煮鱼充饥,撒点盐了事,吃在嘴腥得直冲鼻,跟着杨长史享福习惯了的李郎将军当然无法忍受。同时既然蒋干先生连厨子都舍不得雇一个,就更别说杨长史出行时必不可少的歌姬舞女了,命格金贵的李郎将军自然也就更加无法忍受了。
最让李郎将军忍无可忍的,还是蒋干先生在对待礼物的态度,本来李郎将军还十分好心好意的建议,劝说蒋干先生别象杨长史那么贪,把准备用来贿赂荆州官员的金银珠宝贪污两成也就是了,千万别象杨长史那么贪得无厌,只贪污三成都已经算是良心发现!结果让李郎将军肚子气炸的是,蒋干先生不仅连一个大钱都不肯贪污。还反过来大骂李郎将军德行低劣,教唆上司败坏法纪,愧对主公,气得李郎将军足足有两天没和蒋干先生说一句话,一心只盼着赶紧完成任务,返回杨长史身边逍遥快活。
“唉,遇人不淑啊。以前跟着杨老色鬼的时候,本将军埋怨过他太贪心太刻薄也太小气,现在跟了蒋干这个蠢货,才知道本将军以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客船靠上码头的时候。李郎将军还在自怨自艾的哀叹自己命苦。蒋干先生的其他随从却赶了过来,请示下一步该怎么办——至于为什么要向李郎将军请示,则是因为蒋干先生的吩咐,蒋干先生知道李郎将军跟着徐州军的传说人物杨长史。在外交战场上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光以外交经验而论甚至还在自己之上,所以蒋干先生才了命令,让随从奉李郎将军为首。一切都听李郎将军的安排行事。
蒋干先生的其他随从只是奉命行事,心情正极度不好的李郎将军却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大吼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这都来问我?叫蒋大人出舱下船,接下来看荆州队伍怎么安排,没看到我们的船一直有荆州船跟着么?下面怎么办,我们做得了主么?”
蒋干先生的几个随从唯唯诺诺的去了,码头上两个文士打扮的人却有些糊涂了,其中一个容貌十分丑陋的文士,低声向旁边容貌清秀却腿脚不便的文士问道:“孔明?你有没有发现不对?怎么这个徐州卫士,竟然是说叫蒋大人出舱下船?用这么没礼貌的语气,似乎不象是一个下属的所言所行啊?”
“我也奇怪这件事。”诸葛亮也有些疑惑,然后低声说道:“没关系,再看看情况再说,或许是这个卫士背着上司胡作非为,语出不敬,这样的事常有,我们也不用太过留心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关键是盯紧蒋干,他才是徐州使节团的首脑。”
庞统点头,然而让卧龙凤雏两大智囊张口结舌的还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