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三国好孩子 第190章 > 第36部分(第1页)

第36部分(第1页)

亲兵将铁制令牌捧到陶应面前,陶应检查无误,这才向那陆旭说道:“陆军校请起,来人,给陆军校看座,奉茶。”

“谢公子。”陆旭道谢,又擦着脸上的汗水说道:“公子,军情如火,小人必须马上向你奏报。八月二十五日,自领扬州牧的袁术收到公子你南征广陵的消息后,听取谋士吕范建议,决定出兵八千攻打广陵,趁火打劫夺占广陵重镇。小人探到这个消息,立即从寿春乘船南下,想在途中奏报公子,不想公子进兵神速,早已在淮阴渡河,小人害怕北上徐州再折反向南耽误军机,便斗胆没有返回徐州奏报。南下追到了广陵,直接向公子奏报。”

“多谢陈军校,你为我争取了至少五天的宝贵时间,回到徐州之后,我定当禀奏父亲,为你请功。”陶应不动声色,也没有过于紧张——才只是袁术嘛,他手底下那帮臭鸟蛋烂番薯,陶副主任还真不放在眼里。

“八千淮南军?”旁边的章诳脸色变了,现在徐州军队通过收编俘虏,虽然已经把军队扩大到了六千以上,但这些新编军士气很差,战斗力也很弱,如何能对抗八千袁术军的正规军?

“陆军校,袁术何时出兵?主将是谁?”陶应又随口向陆旭问道。

陆旭的回答让陶应和章诳同时跳了起来,陆旭答道:“禀公子,袁公路定于八月二十七出兵,主将是昔日的长沙太守孙坚长子孙策,副手是程普、韩当和黄盖三人,都是孙坚旧部!”

“孙策小儿?”章诳忍不住失声惊呼道:“他可是袁术小儿麾下数得着的猛将,又是我们徐州军队的死对头,这次可有得恶仗打了!”

“小霸王孙策?程普?韩当?黄盖?!”这次终于轮到咱们的陶副主任把眼角瞪裂了,咱们陶副主任的脑海里,也情不自禁的浮现出两个形象,一个手拿双短棍的山羊胡子男,一个手拿大铁鞭的超级肌肉男——虽然剩下的程普和韩当都是大众脸酱油男,可是咱们的陶副主任,却连一个大众脸和酱油男的位置都混不到啊。

“好嘛。”呆立了半晌,陶应终于苦笑了一声,“这次乐子大了。”

当然了,如果咱们的陶副主任知道同一时刻在九江郡内发生的事,那么陶副主任肯定更要喊乐子更大了。

差不多同一时间的九江郡内,袁术军怀义校尉孙策率领的东征大军前方道路之上,忽然出现了百余手拿简陋武器的民间义勇,列队拦住策军去路,为首一人方才十**岁,长身玉立,眉目俊秀,仪容美丽,朗声长呼道:“伯符,汝可还记得少年旧友乎?”

孙策拍马上前,跳下战马向那美貌青年奔去,远远就张开双臂高呼道:“公瑾,你可想死我了!”

第三十九章 再度出征

“弦木长弓九百柄,角弓三百二十柄,匈奴短弓两百零六柄,疆弓九十一柄,雕弓一百一十柄,箭十一万六千一百二十五支。弩三百五十柄,专用弩箭一万四千余支。还好,还好,还算够用。”

轻声喃喃念完统计上来的广陵武器弓箭类储备,陶应松了口气,笮融这几年来在下邳和广陵刮地皮不算白刮,好歹给自己留下一笔还算看得过去的武器储备,尤其是最重要的羽箭方面,储存得更是相当充足——在标准化的风羽箭发明之前,必须使用鸟类羽毛粘贴的普通羽箭,造价可不是一般的贵,所以陶应才会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仍然对平均使用四十五支箭才能杀敌一人的君子军众将大发雷霆。

放心归放心,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生产力,陶应还是向一旁的章诳吩咐道:“章将军,麻烦你立即派遣一支辅助军队,到几日前我与笮融叛军大战的战场上,仔细的打扫战场,尤其注意收集断折的箭支,把上面的羽毛全部取下,带回广陵城。另外再派人收集收购毛竹、萑柳、楛杆和鱼鳔胶、牛皮胶、骨胶等制箭材料,抓紧时间收集,越多越好。”

“诺,公子请放心,末将立即派人去办。”章诳答应,马上安排了两名副手下去分头办理。然后章诳又转向陶应问道:“公子,袁术遣孙策攻打广陵一事,不知你可有决断?广陵到底是守,还是弃?”

“如果要放弃广陵,我还收集制箭材料做什么?”陶应微笑说道:“再说了,好不容易光复的广陵重镇,就这么直接放弃,岂不是太过可惜?”

“可我们守得住吗?”章诳有些担心,“孙策小儿素来以骁勇善战著称,昔日庐江太守陆康勇谋兼备,以少胜多大破庐**黄穰十万之众,威震四方,被朝廷封为忠义将军,秩中二千石。可是这样勇而有谋的名将,碰上了孙策小儿,却被杀得节节败退,只能闭城死守,最后又被孙策小儿轻松攻破庐江城池,气病交加而死。孙策小儿如此勇猛,我们即便苦守广陵,恐怕把握也不大啊。”

“我当然知道孙策能打,但我绝不会放弃广陵城。”陶应不动声色的说道:“广陵虽然在笮融之乱中元气大伤,但人口与经济基础尚在,恢复起来十分容易,最迟到明年,就能向徐州供输大批钱粮,如此重镇,我岂能轻易放弃?况且广陵城池还算坚固,未必没有坚守的可能。”

“公子既然坚持坚守,那末将自当领命。”章诳无奈,只得说道:“那末将有两个建议,一是请公子放弃堂邑、舆国和江都三县,集中人力物力到广陵,坚守广陵一城。第二,请公子速派信使北上,到徐州向主公求援,请主公速发援军南下救援。”

“第一个建议是好主意,但堂邑太远了,转移人口和粮草都来不及了,还好堂邑只是小城,民少粮缺,就留给孙策小儿吧,转移舆国和江都两个县城的人口粮草到广陵即可。”陶应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又道:“至于第二个建议就算了,章将军你又不是不知道徐州军队现在的情况,我父亲那里还派得出援军给我们?”

“公子,你又想让我军孤军作战?”章诳吃惊道。

“错,是分兵作战!”陶应冷笑说道:“章将军你留守广陵城,我率领君子军出城打野战,和孙策小儿周旋。”…;

“公子,你在开玩笑吧?”章诳跳了起来,“你又要率领八百君子军去迎战孙策小儿?孙策小儿可不比笮融小儿,如果说笮融小儿的队伍是一群乌合之众,那孙策小儿的队伍就是一支虎狼之师!而且孙策小儿有勇有谋,也不会犯和笮融狗贼同样的错误!”

“老将军,你听岔了,我不是去和孙策小儿硬战,是说去和他周旋!”陶应笑了,道:“广陵到寿春七百多里,没有水路可通,孙策小儿的陆地粮道也有七百多里,章老将军你只要在广陵城中坚持住一段时间,等到孙策小儿被迫向后方求粮的时候,也就是他的死期到了。”

“公子想去断孙策小儿的粮道?”章诳眼睛一亮,总算是明白了陶应的真正打算。

“不错。”陶应点头笑道:“正如老将军所言,孙策小儿勇谋兼备,部下又多是能征善战的老将宿将,正面对决,我军绝不可能是孙策小儿的对手,保守消极的困守孤城,也是迟早粮尽城破的下场。所以我军唯一反败为胜的机会,也就是从孙策小儿的七百多里粮道上打主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