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暴君靠嘴甜续命by封玖 > 第82章 账缝里爬出来的蚂蚁也想咬人(第2页)

第82章 账缝里爬出来的蚂蚁也想咬人(第2页)

东市,昨天才闹过事的地方,此刻更是人山人海,几乎全城的百姓都围过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让人当场架起两口大铁锅,一口煮上林仓的真种薯,一口煮渭北仓那泡过染料的假货。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结果就赤裸裸地摆在所有人面前。

真薯那口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煮好的红薯软糯金黄,用筷子一夹就断,引得周围的孩子们直咽口水。

假薯那口锅呢?煮成了一锅黑褐色的、黏糊糊的、冒着泡的诡异物质,散发出的那股又苦又涩又酸馊的味道,离着八丈远都能把人熏个跟头!

“额滴娘诶!这煮的是啥玩意儿?黑水毒药吗?”

“官仓里这帮杀千刀的蛀虫!竟拿这种猪食都不如的东西糊弄我们!这是要断我们全家的活路啊!”

“赤壤君是好官!是下面这帮坏胚子把经念歪了!”

群情激愤,怒吼声浪几乎要把东市的屋顶都给掀了!

舆论这把火,总算被我亲手点燃,并且精准地烧向了那些真正该被烧的蛀虫!

时机成熟!

我立刻返回度支司,连夜奋笔疾书,写就了《查弊三疏》。

第一,请陛下彻查涉事仓曹官吏共计九人,一体问罪,绝不姑息!第二,请求将度支司的稽查权力,从中央仓廪延伸到各郡县的代理官仓,建立垂直到底的稽查体系,看你们还怎么在下面搞小动作!第三,请求依照新颁布的律法,凡是敢用劣种、陈粮坑害农事的,主犯罚没全部家产,全家老小统统流放岭南,充作屯垦的苦力,这辈子都别想再回来了!

写完之后,我没急着直接把奏疏送到皇帝面前。而是让人工工整整抄录了两份,一份快马加鞭送到丞相李斯府上,另一份直接送到了御史台。

我得先看看他们的反应,逼他们站队!

听说李斯收到抄本后,一个人在书房里枯坐了整整半天。

最后,他只在抄本的末尾,用他那标志性的朱笔,批了四个力透纸背的字:“所请皆准。”随后,他派了心腹悄悄给我传来一句话:“姜卿如今,是真正懂得为官之道了——这天下,不是只有清流才配活下去的。”

我品着他这句话。

这是他第一次,向我这个他一直视为“异类”、“清流”的人,隐晦地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

他承认了,过去他所坚持的所谓“维持大局”、“国柱不可轻撼”,本质上是对整个官僚体系已经烂到根子后,可能引发权力真空和动荡的恐惧。

而现在,我用这种近乎粗暴的雷霆手段,向他、也向所有人证明了,我姜见月不仅能立下新的规矩,更有能力、有决心把这些盘踞多年的旧疾腐肉狠狠剜掉!这让他看到了一种新的、或许更有效的可能性。

七天后,皇帝的圣旨下来了。涉事的九名官吏全部下狱,其中两名最主要的仓官在狱中“自尽谢罪”(这里面有没有猫腻,谁知道呢),家产被抄没得一干二净,他们的家眷,无论老幼,全都踏上了前往岭南那片烟瘴之地的漫漫长路。

咸阳的官场被这场风暴震得抖了三抖。

但我没打算就此停手。

我让文婤牵头,联合司里几位经验最丰富、熟知底下各种猫腻的老吏,开始紧锣密鼓地编纂《度支稽查手册》。

从红薯种子的外形、颜色、气味怎么辨别,到运输途中怎么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霉变,再到发放到百姓手里时怎么登记、画押,防止被调包……所有流程,都用最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写出来,还配上了简单明了的图画说明。

我下令,把这手册刻成模板,大量印刷,先印它个上千份!然后跟着每一批发放下去的官粮,一起送到最基层的乡、亭,务必让管事的和有点见识的老百姓都能看到、听懂。

我还额外做了个自认为挺绝的小设计。

我在每一包发下去的红薯种子袋里面,都偷偷塞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不大,上面就写着一行字:“若种不出好薯,请撕此条赴县衙换种。”

我知道很多百姓不识字,但这纸条的样式、纸质,我都让人设计得独一无二,很容易辨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