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祭社这天简直比我当年博士答辩还要紧张一百倍!前一晚我几乎没合眼,翻来覆去想着今天的每个细节。这不仅仅是一场祭祀,更是我在秦朝仕途的生死关头!
主上,该更衣了。苏禾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几分担忧。
我深吸一口气,对着铜镜整理衣冠。镜中的女子身着青色官袍,眉眼间还带着几分现代人的锐利,却又被秦朝的服饰衬出几分庄重。这副模样要是被实验室的同事看见,怕是要惊掉下巴。
太庙外坛黑压压站满了人,空气里弥漫着香火和某种说不清的压抑感,熏得我鼻子发痒。我站在百官队列里,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视线——有好奇的,有不屑的,还有明晃晃等着看我出丑的。
我偷偷瞄了一眼站在前排的几位老臣,他们交头接耳的模样让我心里直打鼓。这些老顽固,平时在朝堂上就没少给我使绊子,今天怕是要借题发挥。
稳住,姜见月。我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你可是在实验室熬过几百个通宵的人,什么大场面没见过?连穿越这种离谱事都经历了,还怕这个?今天就是你在秦朝的终极答辩!
百工献艺——
司农献谷——
冗长的仪式一项项进行,我偷偷活动了下发麻的脚趾。青铜礼器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肃静中格外刺耳。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祭坛上,映得那些金器闪闪发光,晃得我有些眼花。
终于轮到司农府了,整个场子的气氛瞬间紧绷得像拉满的弓。我能感觉到身后传来几声不怀好意的轻笑,仿佛在说:看吧,这个女人能拿出什么像样的祭品?
礼官扯着嗓子喊出那句话时,声音都在发颤:大农令姜氏月见,献金穗一对,红薯千斤,以为天下丰穰之兆!
千斤?!
她疯了吧?
这不合礼制!
一个女人,竟敢在太庙如此放肆!
底下顿时一片哗然。我强忍着上扬的嘴角,深吸一口气,稳稳捧起那个精心培育的。这个紫皮宝贝沉甸甸的,表皮光滑饱满,是我试验田里最争气的一个!为了今天,我可是特意给它做了个精致的竹编托盘,还用红绸系了个漂亮的结。
走过赵高面前时,我故意放慢脚步。他死死盯着我手里的红薯,藏在袖中的手捏得指节发白,那张阴柔的脸都快扭曲成麻花了。我甚至能听到他咬牙切齿的细微声响。呵,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当我一步步走上祭坛,把沉甸甸的红薯放进特制的大竹篮时,心跳快得像打鼓。竹篮里金灿灿的麦穗和紫莹莹的红薯形成鲜明对比,在阳光下格外好看。我偷偷擦了擦手心的汗,接下来就看始皇帝的表演了——
果然,这位大佬从来不会让我失望!在满朝文武惊愕的注视下,他居然亲自走下高台!我看着他玄色的龙袍在风中微微飘动,沉稳的步伐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走到我面前,深邃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一瞬,然后从我面前的篮子里拿起一个红薯仔细端详。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欣赏一件稀世珍宝。接着——我的天!他亲手捧着整篮红薯走向了宗庙供案!
此物,名为红薯。他的声音洪钟般响彻整个广场,每个字都掷地有声,一亩可收万斤,活民百万。其功在社稷,利在千秋!自今日起,当与五谷同祭!
哈哈哈!我在心里疯狂撒花!表面还要保持端庄,差点憋出内伤。看着那些大臣们从轻蔑到震惊再到忌惮的表情变化,有个老臣甚至惊得胡子都在抖,简直比看川剧变脸还精彩!
这一刻,清晨的阳光正好洒在祭坛上,为那篮红薯镀上一层金边。我忽然想起在现代实验室里培育新品种的日日夜夜,想起第一次在秦朝土地上种出红薯时的狂喜。这一切,值了!
仪式结束后,我几乎是飘着回到司农府的。一路上,我能感觉到路人的目光都变了,从以前的怀疑变成了敬畏。有几个胆大的百姓甚至朝着我的马车行礼,嘴里念叨着薯娘娘。
一进门,苏禾就红着眼眶迎上来,声音都带着哭腔:主上,您真的做到了!刚才街上都在传,说陛下亲自为您捧红薯呢!
我接过她递来的姜茶,温热从指尖蔓延到全身,这才发现自己的手一直在微微发抖。这才哪到哪啊,《粮政月报》快拿来我看看!
翻开竹简的瞬间,我的嘴角彻底失控。这数据太漂亮了!
全国九十七处官仓全部接入新账制,损耗率从过去夸张的三成降到不足半成!红薯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预计能增产两千一百万石!更让我惊喜的是,各地上报的新开垦荒地数量也在激增,老百姓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最让我感动的是民间反馈。那些举报信箱居然真起作用了,已经查处了好几十个贪官。有个郡守被举报克扣粮种,查实后直接被罢官,现在当地百姓都在放鞭炮庆祝。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岭南有些百姓居然把祖坟刨了改种红薯,还编出了宁拜薯娘娘,不烧祖宗香的顺口溜。听说有个老农在自家地里立了个我的小像,每天上香祈求丰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咳咳,薯娘娘这个称呼虽然土味十足,但听着还挺顺耳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