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日,只有轲生的稻苗,在泥泞中顽强地抽出了嫩芽。奇迹发生了!
我弯腰拾起那把满是泥泞的圭尺,郑重地递到轲生的手中,朗声道:这,不再是任何人赋予你的权利。这是你用自己的汗水,赢来的资格!哗然声中,我看到轲生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所有寒门学子,对这个时代的肯定!太感人了!
当夜,夜幕之下,一个身影悄然来访。会是谁呢?
始皇帝。天呐,陛下来了!
他隐匿身份,静静地聆听着学子们齐声诵读着我的《实学铭》。这个画面好神圣!
良久,他留下了一句话:周公立礼乐;今日,你立规矩。礼可变,规矩不可欺。这句话太有分量了!
我望着夜空,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刻太不真实了!
这,不仅仅是短暂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我们正在改变历史!
这些默默耕耘的学子,将会改变这个时代的命运。想想就激动!
然而,成功的喜悦还未散去,一丝寒意却悄然袭来。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月十二,风云骤起。果然出事了!
尽管淳于越已经退去,但他的势力却并未停止。这些老顽固!
彻夜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
五月朔日,咸阳城南的旧市墟地,天光乍破。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里曾是刑徒劳作、污秽遍地之所,如今却被平整一新,矗立起简朴而坚固的讲堂、工坊,旁边还开辟出整齐的试验田。变化真大啊!
这里,是我为大秦未来点燃第一颗火种的地方——稷下学宫。我的梦想就要在这里实现了!
没有钟鸣鼎食,没有华服盛典。这样反而更好!
五百名从帝国各个角落汇聚而来的寒门子弟,身着粗麻褐衣,列队肃立。这场面真壮观!
他们脚上沾着未干的泥土,脸上刻着风霜与饥饿的印记。看着让人心疼。
我看到有人因长途跋涉,草鞋早已磨穿,脚底血肉模糊;我看到几个脱去奴籍的贱民,眼中尚存着未散尽的怯懦与麻木;我甚至看到数名女扮男装的女子,混在队伍里,眼神却比任何男子都更坚定。这些人都太不容易了!
我立于用夯土筑成的高台之上,目光扫过那一张张年轻却备受摧残的脸。我要帮助他们!
他们不是来附庸风雅,吟诵圣贤语录的。他们是来学真本事的!
他们的眼神里没有对知识的崇敬,只有对活下去的渴望。这个认知让我心酸。
他们是来这里,用尽全身力气,抢一条生路。我一定要帮他们!
我的喉头猛地一哽,几乎说不出话。太感动了!
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这些才是大秦的未来!
深吸一口气,我压下翻涌的情绪,洪亮的声音传遍全场:今日,为稷下学宫开宫第一课,我为主讲。此课,名为《实学铭》!开始了!
我一字一顿,声音如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待知。不拜虚神,不信空言。验而后信,行而复改!这句话我要让他们记住一辈子!
话音未落,队列中一个身影突然上前一步。是轲生!
他约莫十六七岁,皮肤黝黑,骨节粗大,正是那个在招考时问我学了这些,能让地里多打粮食吗的少年,轲生。这孩子我印象很深!
他双手颤抖地捧着一枚崭新的铜圭尺,那是学宫发给每个人的第一件。看他小心翼翼的样子,真让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