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暴君靠我续命 > 第20章 拿个馊饭盒去堵皇帝姐直接要来个新衙门(第1页)

第20章 拿个馊饭盒去堵皇帝姐直接要来个新衙门(第1页)

阿芜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为我掌着灯,昏黄的烛火在我面前的竹简上跳跃不定,映照着那道墨迹淋漓、仿佛还带着帝王威严的诏书。

六个月,三辅郡试办,典膳官兼领筹备事。

诏书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烧得通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我的心尖上。这既是天大的荣耀和机遇,也是一把悬在我头顶、随时可能掉下来的锋利宝剑,让人心惊胆战。

六个月之后,如果拿不出任何像样的成绩,我今天在朝堂上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会变成索命的符咒,把我自己送上绝路。

姐姐……阿芜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颤抖,她小心翼翼地为我续上一杯热茶,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陛下他……他真的相信了我们?就凭……就凭那一锅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粥?

我放下手中那支沉甸甸的毛笔,笔尖在砚台边缘轻轻一搁,发出的一声脆响。

我没有立刻回答她,目光依旧死死锁定在面前那份刚刚勾勒出初步轮廓的《帝国营养治理架构图》上,那上面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是我全部的心血和野心。

我轻轻地、几乎是用气声说道:阿芜,陛下相信的,根本不是我煮的那锅粥,也不是我这个人。他相信的,是雁门关那三百名因为在黑夜里看不清东西而失足坠亡的戍边士兵的眼睛;是南方屯田区那些因为营养不良、双腿浮肿无力而无法奔跑的孩童;是他亲笔在奏章上批阅的那句细微之处方能见到真正的治国水平。他相信的,是一个能够让大秦的铁骑踏遍更遥远的土地、让大秦的国运延续千秋万代的可能。而我献上的那锅粥,不过是我递给他的一把钥匙,一把用来打开一扇他内心深处早就想推开、却一直找不到合适机会和理由去推开的大门罢了。

然而,我心里比谁都清楚,推开了那扇门,门后面等待我的,未必就是一片光明平坦的康庄大道,更有可能是荆棘密布、陷阱重重的险恶之地。

第二天一大早,我拿着那份沉甸甸的诏书,按照朝廷的规矩和流程,前往少府衙门,申请领取食政司筹备处所需要的办公官署、办事人员以及启动经费。

少府令是个年纪大概五十多岁、在官场混迹多年的老油条,一双眼睛精明得像是用油淬过似的,滴溜溜地转。他客客气气地把我迎进他的值房,又客客气气地、慢条斯理地把我的诏书反反复复看了三遍,然后才拖着长音,慢悠悠地开口:哎呀呀,姜典膳,恭喜恭喜啊,年纪轻轻就得到陛下如此重用,真是前途无量。只是嘛……您负责的这个事儿,是前所未有的新政,朝廷里没有任何旧的先例可以参照遵循啊。

我心里一下,瞬间沉了下去。完了,这是在给我下马威,准备踢皮球了。

果然,他接下来就开始跟我打太极:这个官署办公的地方嘛,咸阳城内现在可是寸土寸金,各个部、寺、监的衙门都挤得满满当当,实在是找不出一处空闲的院落可以拨给您用了。人员方面呢……您这个,到底该用文职官吏还是武职官吏?是该派学问高深的博士,还是派经验丰富的厨子?朝廷上下现在都还没有个明确的说法,我们下面办事的人,也不敢擅自做主给您调拨人手啊。至于开办所需的用度经费嘛……他两手一摊,摆出一副爱莫能助、十分为难的表情,国库的每一笔支出,那可都是需要丞相府盖上李斯大人的印玺批复才能动用的。您也知道,李相国日理万机,公务繁忙……

他说出的每一个字,表面上都客客气气、恭敬有加,但连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堵密不透风、坚不可摧的高墙,把我所有的路都给堵死了。

没有办公的地方,没有可用的人手,没有一文钱的启动预算。

我手中那份代表着皇帝意志的诏书,在这一刻,仿佛瞬间变成了一纸毫无用处的空文,轻飘飘的,没有任何力量。

我没有像他们预期的那样,当场跟他争辩、吵闹或者理论,只是非常平静地对他行了一个礼,语气淡然地说:有劳少府令大人费心了,您的意思,我明白了。

走出少府那气派却又冰冷的大门,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照在我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我心里跟明镜似的,这绝对不是少府令一个人就能做主的事情,这分明是那些盘根错节、利益交织的旧势力,对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闯入者,发起的第一次集体围剿和绞杀!

他们就是想把我晾在一边,让我在这宝贵的六个月里一事无成,最后只能顶着一个的罪名,连带着我那个在他们看来荒唐可笑的食政司,一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被人彻底遗忘。

他们大概以为,我接下来会哭着跑去向陛下告状诉苦?或者低声下气地去丞相府摇尾乞怜,求李斯开恩?

呵,我偏不!我姜见月,绝对不会按照他们设定的剧本走!

回到宫中那间小小的值房,我没有再去碰那份描绘着宏大蓝图的架构图,而是另外取了一卷空白的竹简,只写了短短三百字,标题非常务实,叫做《论民生五合粥在边疆郡县屯田驻军地点试行的军事与经济双重效益分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这篇简短的策论里,我绝口不提什么、这些在那些老古板看来虚无缥缈的词语,我只跟他们算三笔最实际、最硬核的账:

第一笔,是赤裸裸的成本账:全面推广这种营养均衡、成本低廉的粥,一年下来,可以为国库节省下足足三十万石的军粮开支,折算成黄金,那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

第二笔,是冷酷的战损账:通过改善戍边将士的夜盲症、浮肿病等常见病症,能够将边军的非战斗减员比例降低好几个百分点,这等于是在不增加征兵名额的情况下,凭空为帝国多增加了多少身经百战的精锐兵力!

第三笔,是深远的民心账:让那些远离家乡、戍守边疆的士兵和他们的家属能够吃饱吃好,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亲族家族,对大秦帝国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将会提升到何种程度?这份无形的价值,又该如何衡量?

我将这份言简意赅、直击要害的策论交给一名信得过的小宦官,请他务必想办法呈递到丞相府,直接送到李斯的手上。

我就是在赌!赌李斯作为法家思想的忠实门徒,内心深处对于强国强兵这个终极目标的执念,远远超过他对食物、对餐饮这些的固有偏见!

他个人可以鄙视那些粗鄙的豆渣杂粮,但他作为帝国的丞相,绝对无法忽视那实实在在的三十万石军粮节省,以及一支身体更加强健、战斗力更强的军队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

做完这一切,夜色已经悄然降临,笼罩了整个咸阳宫。

按照宫里的惯例,这个时间,尚食局负责送饭的宦官,应该会把我的晚膳送过来了。

可是今天,当那个熟悉的食盒被放在我桌上,我伸手打开盖子的瞬间,一股淡淡的、却又无法忽视的馊味,猛地扑面而来,直冲鼻腔!

我定睛一看,碗里装的是颜色发暗、已经微微发硬、看起来放了不止一天的陈米饭;旁边那一小碟所谓的炒青菜,菜叶子又黄又烂,泛着令人作呕的、油腻腻的黑光。

这哪里是给人吃的东西?这分明是喂猪的泔水!

阿芜的脸瞬间变得惨白,没有一点血色,她气得声音都变了调:姐姐!这……这简直是猪食!他们怎么敢!他们怎么敢这样对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