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一起挖苏联的墙角
“都怎么定价的?”
“二百五十克的两块二,三百四十克的三块钱。”
陈卫民还没说什么,胡大海先不高兴了,“老杨,你忒不地道了哈,以前给我们厂的价格要便宜百分之二十啊。”
杨宝荣为难的说啊:“我的胡大哥哦,你们有批文,陈经理有批文吗?”
“你们产品都卖不出了,还这么多讲究?你看看供销社里,全是松江梅丽的罐头,你们平阳罐头只能去农村卖了。”
杨宝荣被揭了老底,脸上有点尴尬。
“还有,这是你侄女,胡桃,以后胡桃就是陈老板他们公司的员工了,你总不能坑你侄女吧?”
陈卫民问道:“杨厂长,我能看看咱们的罐头样品吗?”
杨宝荣立刻安排人拿来了两款罐头。
非常常规的马口铁罐,和后世没什么区别。
外面贴着商标和重量等信息。
反正这玩意全国一个样。
“杨厂长,猪肉含量是多少?”
“百分之九十,还有一些淀粉和添加剂。”
“能尝尝味道吗?”
“当然可以。”
陈卫民等人尝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
现阶段一斤猪肉还不到两块钱呢,半斤你就卖两块二?
可能这个铁盒子,就占了五分之一的成本。
但是不得不说,含肉量确实可以。
“咱们平阳午餐肉卖的不好?”
胡大海说道:“杨厂长,这里没外人,你直接实话实说就行。”
杨宝荣说道:“确实不是很好,我们的生产线已经半停工状态了,主要是现在国家放松对午餐肉的管制了,外地午餐肉都能卖到燕京,我们根本就没竞争力。”
“你们厂日产量多少?”
“满负荷的话,一天能生产五千罐三百四十克的。”
“杨厂长,您给个实在价,如果合适,我跟您定一火车皮三百四十克的,大概三十万罐。”
根据重量不同以及火车车厢体积计算,一火车皮最多能装三百四十克的罐头三十万罐,一万两千五百箱左右,对于平阳这种大厂来说,开足马力一两个月就能生产出来。
这不算是小单子了。
“陈老板,你们用外汇结账吗?”
“哦,我们在苏联主要采用以物易物的形式交易,所以手里也没外汇。”
杨宝荣微微有点失望。
“那两百五十克的给你两块,三百四十克的两块六,这是最优惠的价格了,跟带批文的价格差不多。”
“能用汽车抵账吗?”
“汽车?”,杨宝荣眼光放亮。
“对,苏联嘎斯越野车。”
杨宝荣的表情逐渐淡了下去,“算了吧,每个月发工资都跟过鬼门关一样,我们要是再坐上小车,还不让职工骂死啊,不给外汇,给人民币也一样,起码能给大家发点工资,不至于月月去市政府要钱。”
一车皮罐头也就价值差不多在九十万左右,对陈卫民的资金影响太大,但人家不想用车子抵账,陈卫民也没办法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