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欢迎加入国际倒爷行列
第二天,陈卫民又去燕京市物资局,打听了一下汽车的情况。
每个型号的汽车、卡车价格以及参数,都打听的一清二楚。
这个世界真是日怪了。
一辆松江产的普通大众,标价十万,可一问,二十万,不讲价,排队等着,没现车。
还有天津大发那种中型车,标价二十七,可一问,五十四万,还得排队。
松江小轿车倒是很便宜,两万,可实际价格竟然将近四万。
伏尔加三万七,但实际价格超过了六万。
解放CA10卡车,标价四万多,倒是没加多少,但也要五万多块钱。
有的二手车价格和新车价格差不多,你说这叫什么事?
这个年代的汽车,不是消费品,而是生产资料,汽车作为紧俏物资,其购买受到严格的政策限制,所以指标非常难得。
如果弄回一批苏联汽车,估计利润不会低。
最主要的是,按照华夏和苏联的关税规定,以物易物,华夏这边不用交税。
回到家,陈卫民把一切都记在了小本本上。
这几天,李永红表现的非常积极,也不出摊了,天天跟着刘翠芝身后跑。
她要想顶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一就是病历,刘翠芝要先去医院开一个身体不好,无法履职的证明,再找单位去走流程。
这个流程可不好走,而且,要花大价钱不说,还得四处求爷爷告奶奶。
陈卫民回家后不用再做饭,能吃现成的了。
全家五口人,除了陈卫军两口子喜笑颜开以外,陈华亭两口子的情绪一直很低落。
接下来几天,陈卫民去书店买了一本俄语教材。
上一世,他的俄语水平已经达到无障碍沟通的能力。
但是三十年不说俄语,很多都已经忘记了。
重温一下俄语,再把记忆深处的弹舌音翻出来,倒是进步很快。
周二下午,陈卫民去火车站找到陆达,一手钱一手货。
一张K3的火车票,一本护照,一张介绍信,一张出国函,外加卫生费交契的证明。
友谊商店门口,五块钱华夏币兑换一美元。
黑市价格和官方牌照价格的差价,造成了黑市的繁荣。
陈卫民兑换了六百美元。
在苏联,卢布和人民币都没有市场,只有美金和物资才是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