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看到林燃的一刻脸上写满了惊喜和好奇。
他第一反应不是问林燃因为什么,而是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递到林燃面前低声说道:“教授,你可必须要给我签个名。
明年万圣节的时候,对付我邻居家的小孩们算是有了杀手锏。”
阿瑟·克拉克没有子女,所以他说的是邻居家的小孩。
林燃笑着接过线条纸,在上面顺手写到:“愿月球与你同在,NASA伦道夫·林”。
阿瑟·克拉克这下更惊喜了:“万分感谢,教授,愿你发现宇宙中第九十亿个名字的时刻,远比预期的要平静,愿你总能找到,在看似不可能的界限之外隐藏着的下一个维度!”
林燃有些惊讶,你这老小子怎么知道我来自另一个维度?
不过转瞬一想,这既是阿瑟·克拉克的风格。
菲利普·迪克则跟着说道:“教授,好久不见。”
“菲利普,好久不见。”
简单的寒暄过后,林燃走上台,台下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科幻作家们面面相觑,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
这样带有科普性质的项目,居然能在华盛顿特区见到教授。
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德雷克博士顺势把讲台交给林燃:“接下来,让教授为各位讲两句。”
他带头鼓掌,接着台下的作家们也纷纷鼓掌。
“感谢各位从世界各地来到华盛顿特区,来参与我们的阿雷西博项目。
台下有阿瑟·克拉克爵士,他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地球外的转播》的文章,详细预言了可将广播和电视信号传播到全世界的远程通信的地球同步卫星的系统。
当时哪怕是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读后也对此表示怀疑。
20年后,我们真的发射了晨鸟同步卫星。
因此自从我担任NASA局长以来,一直都致力于和科幻作家们合作,希望能用你们灵感的火花为我们点亮前方的发展方向。
刚才克拉克爵士和菲利普·迪克先生围绕着阿雷西博项目发生了争论。
他们各自认为”
林燃简单把两位的看法说了下,台下的科幻作家们各有立场。
有觉得克拉克太天真的,也有觉得菲利普·迪克过于悲观的。
“在我看来,两位先生的争论描绘了人类面对未知时的两种不同倾向:无限的希望和深刻的恐惧。
克拉克爵士觉得未来是美好的,能够来到地球的外星人天然会对人类和地球抱有善意。
迪克先生则认为群体是被利益所驱动,他们到地球上来必然会有所图,地球需要为他们创造效益,无论是哪方面的效益对地球而言都称不上是什么好事。
哪怕不会像中世纪的显性殖民,恐怕也摆脱不了隐性的操控。
当文明相遇,弱肉强食是常态。
如果真的如迪克先生所警示,一个具备星际殖民能力的文明到来了,对地球文明而言,那将意味着什么?
那将意味着,人类文明将首次拥有一个真正的、超越种族、超越国界、超越意识形态的共同威胁。
在那个瞬间,阿美莉卡和苏俄,东方与西方,所有的壁垒都将变得荒谬可笑。
我们所有的内耗和冲突,都会被强大的生存本能所取代。
这封信,即使只在遥远的未来引发了关注,它带来的潜在威胁感,也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内部团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