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燃在阐述过程中,所提到的苏俄那些著名人物更是平白无故增添了几分说服力。
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林燃说出“西方哪个政客或者政治家我没见过”,还真不是谦虚。
“你是说,这是被精心塑造的格局?”华国代表觉得脑子都要爆炸了,年纪大了就是这点不好使,精力比不上年轻人。
“是的,同样的,苏俄能够当好被塑造的角色,为什么华国不能?”林燃看着窗外的尼斯湖幽幽道,眼神似乎能穿越时间和空间。
“我以为,现在是扭转华国东南亚被动局面的唯一窗口。
这个窗口未来再也不会有了。”林燃接着说道,“华国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纷争,从地缘经济的角度,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华国代表已经开始吞云吐雾起来,不点上一根烟要跟不上节奏了。
“教授,你所言的真空,我们自然有所感觉。
可东南亚的形势错综复杂,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着力点。”
林燃说:“着力点其实已经出现了,那就是东盟。
1967年成立的东盟是最好的切入点。
东盟是阿美莉卡的工具没错。
但它不可能只有这一种属性。
我们过去说过任何组织也好,集体也好,都是由人组成的。
他们不是机器人,不是阿美莉卡在华盛顿可以直接遥控的机器人。
阿美莉卡需要它反对苏俄的时候,东盟机器人就动一下。
不需要的时候就保持一动不动。
这不是现实而不是。
实际上,它是一个潜在的、可以被华国引导的地区合作平台。
东盟固然反对苏俄所在阵营,但它同样可以有自己独特的主张。
ZoneofPeace,FreedomandNeutrality,和平、自由和中立的区域。
您可以去问大马,问狮城,又或者是问其他国家,他们关于ZOPFAN的主张已经在讨论中了。”
东盟会在1971年的时候签署吉隆坡宣言,想要从过去马前卒变成中立区。
“我的建议是,由华国倡导,推动整个东南亚的经济一体化。
华国也应该加入东盟,成为观察国。
这比传统的军事或政治联盟更具渗透性和生命力。
华国可以提出一个经济合作框架,以平等互利为核心,优先发展区域内基础设施、贸易和工业互助。
华国天然有着优势,一方面华国在越战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苏俄做不到的,华国能做到,另外一方面,整个东南亚的华裔会是华国天然的助力,最后,华国需要这样的样板,阿美莉卡同样需要。
阿美莉卡需要一个区域,向全球展示,非苏俄的苏俄阵营国家和自由阵营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可行的,整个区域的权力真空阿美莉卡退出了固然没错,但同样的,也没有让苏俄填补进来。
而是由一种新形态进行了填充。
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在第三世界国家看来,这是华国向全世界展示的冷战新样板一个由第三世界国家主导,不依附于任何一极的、真正独立自主的经济合作模式。
这不仅能稳定南方环境,更能将团结第三世界的战略,从口号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
西方阵营把苏俄投射成敌人,投射在军事和意识形态层面。
那么华国完全可以自己塑造这样的投射,把华国的影响力投射成能带来实际利益的邻居。
这样的时间窗口一旦错过,下一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出现。”
烟雾在房间里弥漫。
华国代表内心已经有无数想法,唯一的疑虑就是,他们真的能做到吗?
但想到投影,结合51区的运作模式,他隐约捕捉到了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