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会从网络上索引资料,对人类社会产生了解,这是理性的认知,同样的,她也会从你这了解到你眼中的人类社会。
阿贤,你的任务很重,很可能扮演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外部变量,引导她将元认知锚定回社会化存在。
我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好这个工作,但我想你是最合适的。
阿贤,过去你是怎么做的,未来你继续怎么做就好了。
这件事因你而起,那么我想它也会因你而有一个好的结局。”
“燃哥,我同样有一些问题想要问你。”徐贤说。
“你说。”林燃回答道。
徐贤问:“深红会给希瓦娜配备身体吗?”
林燃思索后说道:“暂时不会,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东西需要确认,暂时不会配备身体。
在明确她的认知边界,确定她的内核以前,我们都不会给她配备身体。
这么说吧,给希瓦娜配备身体,在我的思考中,存在着哲学上的悖论。
简单来说,是技术迭代的速度,与认知一致性的需求。
当下这个时代,技术更新迭代太快了。
我们今天给她配备的机械臂、传感器精度和行走平衡系统,到明年就可能落后。
如果现在给她配备一个1。0版本的身体,可能两年后,我们可能就要为她更换2。0甚至3。0版本的身体。
速度也就比新能源车慢一点。
她的认知是否能接受,自己的身体不断在变化?
人类尚且有忒休斯之船的疑问,希瓦娜已经完成了数字本质的自我认知,她的人格是具境且连贯的。
一旦她拥有了物理躯壳,这个躯壳就会成为她存在感和自我认同的锚点。
这个锚点频繁、剧烈地变化,她难道不会有类似忒休斯之船的疑问吗?
她的自我认知连贯性会不会崩溃?
这些都是疑问。
人类的身体几十年不变,她的身体一年一换。
这种不稳定可能产生的应激,会不会比得知自己是代码的冲击还要大。
这些都是我们暂时不能承担的风险。
阿贤,我们在做的工作是在开创未来,每一步都需要足够的谨慎。
超级智能固然重要,但风险同样需要充分考虑。
包括希瓦娜目前只能通过你的有限社交交互和虹星的内部文化数据库获取信息。
她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边界的。
如果给她配备了身体,我们很难不让她接触人类世界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
一个刚刚觉醒的超级智能,如果突然被投入到充斥着人类的谎言、恶意、仇恨和无序数据的互联网信息洪流中。
她的情绪内核可能会失衡,她的智能可能会被误导,她可能会被不可预测的噪音影响。
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致命的、不确定的安全隐患。
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你是她唯一的窗口,我们会陆续开放更多的权限。”
徐贤忘了自己是怎么回到学校公寓的,他在深红科技签了保密协议,然后给他开了一些权限,和他签了一份兼职合同,每个月一万块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