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他的停球真的不是很好,哪怕在杨诚狠狠的雕琢了三年之后,他提升了很多,但都还是无法跟比利亚比。
也有人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小脚的球员技术更细,停球更好,更灵活,因为比利亚、劳尔、古蒂、哈维、罗纳尔迪尼奥等人都算是小脚球员,比利亚1米75,但是鞋子就38码,真的很小。
另外哈维=阿隆索1米83,鞋子也才40码,大卫=席尔瓦也是38码,而在巴西,那些技术细腻的球星们一般也都是小脚,很少出现超过40码事实证明,脚小未必就没有力量,罗伯特=卡洛斯的鞋子37码,但你可以想象得到他的射门力道有多大,至于射门精度,更多的是射门是的触球面,跟脚的大小没关系。
但是小脚一般都比较灵活,速度也比较快,例如美国短跑名将迈克尔=约翰逊的鞋子就不到40码,爆发力好得吓人的小小罗也是40码。
当然,世事无绝对,也不是说大脚就耍不开技术,而只是说,杨诚觉得,在玩弄技术方面,葡萄牙、西班牙等南欧地区,更接近拉丁派风格的球员无疑更加出众。
所以,在利物浦做不到的事情,杨诚觉得,在皇马完全有可能做到。
但这需要时间!
“以前,我们提到战术,都会说,战术路线,因为是由两个甚至是多个点所组成的线,但是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始接受一个全新的概念和思维,那就是面!”
杨诚提出了自己一个最新的想法,这也是他在世界杯期间,观察了那么多的著名主教练的战术,以及综合了他这么多年来的执教经验,以及他前世所了解到了一些超前的足球知识,最后才总结出来的。
走到了战术板的前面,杨诚取代了贝尼特斯,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在授课的大学教授,而坐在他下面的,贝尼特斯和保罗=拜尔都是欧洲足坛赫赫有名的战术分析师,而雷东多也是昔日的足球巨星,但一个个却都聚精会神的听着。
如果杨诚的这一番话说出去,一定会让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主教练都恍然大悟,开辟了一些全新的战术思路。
“三角形战术架构从什么时候开始,很难说,但是荷兰足球就是以三角形作为基础,因为它是最牢固的,只有三名球员就能够串联起来,而且变化多端,所以他很快就变成了现代足球最根本的战术单位,这就是全攻全守的伟大之处!”
几乎所有的战术都是建立在三角形传递的基础上,尤其是那些讲究传接配合的球队。
杨诚在战术板上画下了一个三角形,圈出三个尖角,代表着三名球员。
“三角形战术是由两点一线组成,进攻时,任何一名球员拿球,四周围都至少有两个接应点,确保球队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稳定的出球路线,而在防守时,通过三名球员组成三条线,进而控制住中间这一片区域!”
“但是如果我们在这边再增加一名球员,再这边再多增加一个这边也增加一个……”杨诚在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外围,又分别多出了一个点,再连上线,就会发现,多出了三个三角形,而整个面积变成了一个大三角形。
“名球员可以控制一个三角形,6名球员可以控制5个三角形,3个菱形,如果放到球场上,那就是控制了整片区域,所以,如果这6名球员能够进退保持一致,那么在这一片区域将被他们控制在手中!”
按照范加尔的说法就是,菱形是有两个三角形所组成是在保留了三角形的牢固和稳定的基础上,增加了灵活和变化也就是说,在6名球员所控制的这个面里,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变化,而且很牢固。
“而如果把11名球员都算进去的话,三角形和菱形会更多,所能够控制的区域会更大,而这就是一个面!”
所谓的面,实际上就是整套阵容除门将外的10名球员,他们在球场上所辐射到的区域,就被杨诚看作是一个面。
当然,球场那么大,球员要保持紧凑有序的阵型,就不可能控制整个球场,不仅仅是长度无法达到,宽度也不可能,所以他们就要通过整体的跑动来移动自己所控制下来的这个面。
“保罗,还记得当年我们在火车上说过的那一番关于全攻全守的话题吗?”杨诚问向保罗=拜尔。
后者点了点头。
“我当时就说过,全攻全守就是整体协作,所谓一起进一起退,那只不过是表面的肤浅而已,真正的全攻全守的核心是自由,也就是这里,在这10名球员所控制下的这个面里,他们可以自由的去发挥去跑动!”
“没有谁是理论上的核心,但理论上任何一个人又都有可能成为核心,每一名球员的作用都是相同的,你为我跑,为我拉扯,为我策应,我也在为你跑,为你拉扯,为你策应,当这种理念推广到球场上的每一个人的时候,那就是无核战术!”
在杨诚的想法中,不仅仅是中前场,甚至包括边后卫,中后卫,都要纳入这一套战术体系中,整套球队阵容的三条线,都属于战术的一部也就是说,中后卫也能够成为进攻的发起者,也能够看准了时机就前插助攻!
肯定会有人觉得奇怪,连中后卫都投入进攻了,那防守怎么办?
实际上,真正的防守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后,对方发起进攻,最重要的实际上不是谁第一时间出现在中后卫的位置上,而是谁能够第一时间去延缓对方的进攻。
这也就是杨诚一直以来都非常强调的一种防守思路,着重强调在攻防转换那一刻,对对方进攻的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