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误会
&esp;&esp;唐颂说到做到,果真睡了书房,夜间不曾再踏足谢蕙的房内。白日里,也只偶尔过来瞧她一眼,说不上几句话。
&esp;&esp;他还建议,说她可以唤了丫鬟松香、墨玉来陪她。
&esp;&esp;谢蕙应了,似笑非笑。她想,这是他的目的吧?他这是在委婉告诉她,她以后就是这日子了吧?不知道是不是孕期反应,她越发感到恶心。
&esp;&esp;可同时,她还觉得难受。毕竟一开始,她真的把他当做了可以托付一生的良人。她命苦,庶出的姑娘,姨娘早死,父亲不喜,她以为她毕生的运气都在婚事上,可是没想到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esp;&esp;她对自己说,这世上很多夫妻都是相敬如宾,她只需伺候好他就成。她给他生儿育女,他给她稳定的身份地位。他们是各取所需……
&esp;&esp;等她生下嫡子,地位稳固,她不必担心其他女人同她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她也不必担心自己会像姨娘那般遭人暗算。她所求的不就是安稳么?
&esp;&esp;这样对自己说了无数次,可她仍然不能说服自己。
&esp;&esp;怀了身孕,她仍开心不起来。她知道她不会去想着和离,被休弃,她的后半辈子,大概真的就像紫毫所说,守活寡。
&esp;&esp;这样的她,怎么能感到开心呢?
&esp;&esp;小姑子唐诗雨常常看她,陪她说话。
&esp;&esp;想到她认识的长公主府上。唐诗雨主动跟她交好,她也有心,两人后来姐妹相称。
&esp;&esp;再后来,就有了唐谢两家的婚约。
&esp;&esp;谢蕙不禁想,在这桩亲事里,唐诗雨又是充当了什么角色?自己兄长是什么人,唐诗雨应该知道的吧?
&esp;&esp;既然知道还促成这亲事,唐诗雨对她的情分又有几分?
&esp;&esp;谢蕙不敢深想下去,对唐诗雨就也有些懒懒的。
&esp;&esp;唐诗雨只当嫂嫂是有孕在身,身体不适导致的心情不好,她也不敢多待,坐一小会儿就告辞离去。
&esp;&esp;唐诗雨埋怨母亲,怎么好端端的,在刚得知嫂子有孕时,就当着嫂子的面说给大哥纳小?是诚心不让他们好过还是怎样?
&esp;&esp;徐氏也委屈:“我怎么了?我还不是为唐家着想?你大哥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什么女的都看不上,可能就吃你嫂子这长相。我不趁着他新鲜,多找几个这种的,多多诞育子嗣,还真等着你哥犯老毛病,让唐家绝后啊!”
&esp;&esp;唐诗雨捏了捏眉心:“娘,你就别添乱了。”
&esp;&esp;她毕竟是未出阁的少女,不好议论兄长的房中事。而且,很多事,她也不大清楚。她只能对母亲说:“他们的事,你不要管。”
&esp;&esp;徐氏接话:“那咱们来说你的亲事吧。你也不小了……”
&esp;&esp;又来了,唐诗雨按了按眉心:“娘,我有些困了,刚才陪嫂子说了会儿话,我先回去休息了。”
&esp;&esp;她走得极快,生怕母亲再在她耳边唠叨。
&esp;&esp;徐氏连连叹气,她是造了什么孽,养了这样的儿女。女儿枉有才女之称,到现在亲事还没影儿。长子唐颂更好,自小不待见姑娘。
&esp;&esp;旁人家的儿子十几岁就知人事了,她的儿子倒好,竟直接把爬床的丫鬟给赶跑了,身边丫鬟都不要,一应事情都要小厮来。
&esp;&esp;她瞧来瞧去,她儿子不排斥的女子恐怕就只她、诗雨、以及从小寄居在永宁侯府的唐颂的远房表妹罗清月。
&esp;&esp;唐颂年纪渐长,徐氏给唐颂安排了通房丫鬟,却被他拒绝。她当他嫌弃丫鬟丑,又换了一个,谁知他竟然说,对女人不感兴趣。
&esp;&esp;徐氏唬了一跳,对女人没兴趣?这孩子莫不是好男风?不止是她,府里暗暗也有这传言。她下令禁止,后来确实不曾再听到这样的传言。可她自己,却是担心不已。
&esp;&esp;她让侄子带了儿子去烟花柳巷之地,却得知儿子神情大变,拂袖离去。
&esp;&esp;她又使了丫鬟去“伺候”唐颂,甚至连助兴的香都点上了,可是丫鬟还是无功而返。